前天(9月28日),为期四天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简称“北京航展”)闭幕。
据组委会称:本届航展展示规模17000平方米,占用国家会议中心E2、E3、E4三个展馆,参展面积为历届最大,比2011年第十四届北京航展增加了50%,是首届航展规模的6倍;展会共邀请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展商,5个国家展团;空客、波音等国际著名航空企业参展……
另外,今年还是北京航展30周年,这直接被写进了本届主题:“庆祝北京航展30年,中国航空工业登上世界舞台30年”。
特约贫论员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盛大爬梯的画面。可开幕后俺的想象被颠覆了。
亲历并见证了北京航展整个30年历程的竹编,说起来更加感慨唏嘘。
1985年首届北京航展时,竹编还是北航飞机设计专业的学生,当时作为优秀学生干部代表才有幸拿到学校分配的门票,带着朝圣的心情前去观展。“老国展8个馆,里外全塞满,过道都挤的没法走人,”他回忆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出席开幕式。当时,除了广交会,也就数北京航展最牛掰了。可以说是一开始就达到了鼎盛。”第二届开始,竹编便以从业者的身份去参观,到新千年的七届航展,以《中国民用航空》杂志和中国民用航空网的媒体支持单位的身份参展。
子曾经曰“三十而立”,然而,迎来30岁生日的北京航展,却处处显露出“三十而衰”的败象。
政府支持
今年,北京航展的“特别支持单位”从中国民用航空局变成了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以往民航局领导都会出席开幕式(如2007年时任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2005年/2009/2011年的时任副局长),今年仅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出席。
且不提国务院副总理出席的头几届航展是如何风光,也不提新千年伊始的2001年第十届北京航展,开幕式汇聚了各主办单位、国内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世界知名航空公司的总裁CEO以及各参展单位共4000多人的盛况,就拿上届来说,参加开幕式的领导有: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朱炎、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巍、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周武胜、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中国商飞总经理金壮龙、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海等,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通过视频致辞。
可今年,只剩下了市政府和主办方如中航工业、中航材等的几位领导。更让人诧异的是,开幕典礼竟破天荒地木有了领导致辞(哪怕说声“Happy birthday!”)和剪彩仪式。
要知道,这可是北京航展30年以来头一回庆祝周年啊。
俺想起上届时,不是说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航展吗,开幕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还与北京航展组委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要将北京航展长久落户北京综合保税区,为其实现大型飞机静态展示提供平台。怎么变成了这样?
航展规模及内容
说是本届展示面积达到17000平方米,较上届增加50%(俺看了下新千年的6届航展,第10、11、12、13届在老国展,均为10000平米,第14届改到国家会议中心后增至12000平米),可俺进去后却有一种中国画的赶脚——留白太多。而且,主办方的中航工业、中国商飞就占了很大一块。其中中航工业的展台就达600平米,似乎在傲娇地诠释着“庆祝北京航展30年,中航工业登上世界舞台30年”这一航展主题。
就算这么稀,展馆还是木有塞满,肿么办?
航空不够,车来凑。
(左上图via@@沈远程2013:庞巴迪展出的豪华三轮沙滩车与车模;左下图via@Blaun:豪车与车模;右图:哈雷与车模)
【大贫幕】
@Paul刘哥:航展?车展?展人?
@不想当厨子的医生不是好摄影师:总的感觉,规模还是太小,国际厂商太少
@就叫张亦弛好了:北京航展略低端呀 全靠模特撑场子了
@Blaun:看到北京航展上这些“奢侈品”,不禁哀叹这里曾经是航展……
@wangxl0920:下午看了北京航展,以飞机模型和女模特为主,还有豪华跑车和房车展区。尼玛,你以为看航展的都是公司大佬,来回坐公务机的吗?
@游龙剑舞:今年北京航展上算是最引人注目的东西。妈蛋就算你是我心爱的三叉戟也不要不分场合地乱入好么!
(左图:豪车,via@游龙剑舞;右图:居然还有奢侈的包包)
看到这些乱入的车和包包,俺顿觉本届航展就如同下面这张照片一样,梦想很美好但挂在了墙上,现实很残酷但就在地上可以屈就,尿急了是憋着呢还是找个厕所解决?
据组委会称,第15届北京航展共邀请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展商。但俺数了下本届航展会刊的参展商名录,为来自16国家和地区的166家参展商,且中国参展商占了近半(78家)。组委会公布的2003年以来历届的参展商数量如下:
第14届:近200家国内外参展商;
第13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9个参展商;
第12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76 个参展商;
第11届: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75家参展商(国外140家,国内35家);
第10届:来自22个国家的163家参展商。
而至于组委会所说的5个国家展团,俺在现场貌似只看到了法国国家展团,而不见美、俄、德、意国家展团。俄罗斯军火商更是全部缺席,这似乎解释了开幕式为何木有军方支持单位的领导出席。
就参展商来说,众多国外知名航空制造企业缺席,如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其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荣获月桂奖的荣誉也未能令其重回北京航展)、苏霍伊、安东诺夫、俄直等,发动机制造商罗罗、通用电气、普惠等。
(仅三家国外发动机制造商参加北京航展,其中赛峰集团展示了新品Leap1-C。图via@我不叫果果)
而从展示内容来说,谈不上有啥太大惊喜。真正的亮点也不多,如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展团、无人机展区。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员会组织协调北京重点通航企业和部分区县组成“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展团”首次参展。)
(无人机展区)
【大贫幕】
@酸奶有颗强心脏:#北京航展# 国产无人机 香车美女 没有太多科技震憾 商业博览会而已......
@Blaun:北京航展的衰落是必然,如果没有飞行表演那不过是个民航及通航产品贸易洽谈会。AVIC一如既往模型+玩具,扔出一堆概念您自己琢磨吧。礼炮公司硕大的发动机一柱擎天给PLAAF对症下药。很难再有过目难忘的展品和技术,这是工业变革的前夜。
@姜勇EJet:11年就在国家会议中心了,后来听说要挪到天竺保税区,可以搞飞机静态展示。没静态展示和飞行表演的航展是做不大的。
(由电脑主板、键盘、鼠标以及常用工具拼装成的战斗机模型亮相。陈海峰 摄)
虽然未能如愿落户北京综合保税区、实现大型飞机静态展示的梦想,但八达岭飞行动态展还是让北京航展首次“飞”了起来。感谢近年来持续高烧的通航热(但也被指“虚火”)。
八达岭飞行动态展包括飞机静态展示、飞行体验、房车嘉年华、地空表演秀和延庆空中旅游等5大内容。这也成为了本届航展最大的亮点。
【大贫幕】
@张辉YQTV:记得小时候,看到汽车很羡慕,非常想坐,根本不敢想自己以后能学开车,也拥有自己的车。社会的发展真的太快了,今天带着孩子去八达岭机场看小型飞行器展,我的孩子也很羡慕,希望能坐坐,我想等到她们到我这个年龄,飞机会不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呢,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Myradio_王子:来看北京航展,挺爽的。上面直升机,地下是宝马M3的联合表演,特象警匪片。
@HUA雯子:#八达岭飞行动态展示#可谓精彩纷呈,美轮美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通航飞机静态展示。图via@YQTV-i华)
(地空表演秀。图via@HUA雯子)
各方态度
从专业观众来看:
众所周知,一个展会的专业程度取决于专业观众的数量。俺那天去的时候,感觉专业观众很少,在展馆外随便填个参观登记表就能领取参观证进去,甭管是不是专业观众。俺遛了一圈,还碰见了十几位老大爷。
专业观众减少,只能说明航展对其的吸引力减弱了。
从参展商来看:
虽然还说不上“厂商见厂商,两眼泪汪汪”,但有不少外商表示,本届航展更像自娱自乐。
飞机制造巨头空客,其中国副总裁米晓春,今年只在展台待了一天,而以往都是待满四天(3个专业日+1个工作日)。
有些展商,甚至都木有布展。
(某参展商展台)
参展商中反映最为强烈的,竟然是主办方之一的中航材。在开幕晚宴上,中航材相关人士就其展台的位置向竹编吐槽。同为主办方,中航工业和中国商飞的展台在展馆最显要的位置,而中航材则被安排在了一个角落,挨着房车展区和媒体区,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中航材展台)
竹编获悉,北京航展和主办方的合作今年到期。民航局不再是特别支持单位,中航材遭“排挤”,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下届,也许北京航展就是航空工业系统自己个,不带民航系统玩了。
从媒体来看:
就拿上届来说,据组委会的会展报告称,北京航展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凤凰卫视、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法新社、中新社等国内外近百家权威媒体近百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而今年,现场采访报道的大众媒体数量急剧减少。
(中国日报记者和波音中国总裁马爱仑合影。图via@CristinaWW)
令大众媒体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八达岭飞行动态展。
而行业媒体方面,除了中航工业自家的报刊网站相对活跃外,民航系统的媒体(包括俺们《中国民用航空》杂志和中国民用航空网)都已经木有了往届的激情。想当初2005年,中国民用航空网是首家对北京航展进行进行网络直播的网站(直播回顾),并在2007年和2009年两届被组委会授权为指定互联网合作伙伴和唯一指定网络直播媒体。
(俺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展台对面就是豪车展区。)
而民航另一门户网站,一直以来欲在北京航展谋求展台却始终无果,今年终于得到了组委会的垂青,可该网站却木有什么兴趣了,展台木有任何布置,且只派了一人在展台待了一天。
其实,早在2005年第十一届北京航展时,就有媒体发出了疑问:
【“已经没落了”?北京航展大势已去?】
中国贸易报:“已经没落了,和珠海航展无法比”。华欧航空培训及支援中心供应商服务副经理金文娟对两年一届的北京航展,已经没了期待中的惊喜。她认为,如此做上述表述只是实话实说,很多业内人士也都认为北京航展不如珠海航展有气势,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详情)
如今又已过去八年,迎来30岁生日的北京航展,再度令人感慨“三十而衰”。接下来的路,北京航展何去何从?只能拭目以待。
好了,今天就贫到这里吧。祝贫友们十一快乐!民航大小事儿,俺为您臭贫。
如果您也想过过特约贫论员的瘾,那么非常欢迎!您可以长篇大贫(可以独成一篇贫论),也可以小贫怡情(俺们采用作为贫论之一部分)。来稿请投至:news@ccaonline.cn,主题请注明:民航贫论投稿。
如果您对本栏目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留言:微博评论、微信留言(格式:留言+您要说的话),或点此在线留言。
免责声明:
本文汇聚了媒体报道以及网友的智慧言辞和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不代表中国民用航空网官方声音。请添加微信ccaonline 或微博@中国民用航空网 与我们就文章内容交流、声明或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