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完成首票“空港-属地”试点查验作业

近日,深圳湾实验室进口的一台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自机场口岸入境后,为避免口岸环境对设备精度影响,深圳机场海关立即放行,待设备运抵目的地后,由属地西沥海关在实验室专门场地完成后续开箱查验。这是自深圳海关开展监管区外协同查验改革试点以来,完成的首票“空港-属地”试点查验作业。

据了解,深圳湾实验室集聚了小分子抑制剂开发等近百个科研项目组,集中攻关前沿基础科研和“卡脖子”产业核心技术,进口大量非标设备、精密仪器、特殊制备的生物样本等科研物资。与普通货物不同,科研物资往往有避光、真空包装、低温存储等特殊要求,进口时在口岸开箱查验极易对科研物资造成精度、洁净度等不利影响。

随着科研向“无人区”纵深探索,需要更高精度的设备支撑,深圳湾实验室紧急从国外订购了一台高精度颗粒分析仪空运入境。“这类型精度的设备抗干扰能力弱,实验又不能‘停工’,能否从机场直接拉到实验室专门场地完成查验?”深圳湾实验室支撑部的李奕熙致电海关求助。

在了解情况后,深圳海关综合研判,上下联动,在前期将深圳湾实验室纳入监管区外协同查验的“白名单”试点的基础上,指导机场海关、西沥海关依托口岸事中指令监管区外协同查验改革试点,开始了一场“接力跑”。

设备运抵机场口岸后,机场海关查验关员立即开展作业。在验核申报资料后,便通过系统将查验指令流转至西沥海关实施,设备同步施加关锁提离口岸。在机场海关全程监督车辆出园的同时,设备的相关信息也共享到了西沥海关。进口设备到达实验室后,西沥海关的查检关员立即在实验室专门场地开展查验,完成查验后的设备随后即投入项目研究使用。

据了解,为安全高效保障科研设备通关,助力光明区打造科研创新“新高地”,深圳海关将光明科学城3家科研机构纳入了“白名单”,依托监管区外协同查验机制,实现“海陆空口岸-属地”互联互通,高效验放多功能酶标仪、细胞核转染仪等科研设备175批次,货值超1亿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