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从气象学看“地震云”

 

(通讯员:胡天怡)地震云是一种被认为是地震来临前兆的云,我国最早出现将云的形态与地震相联系的记录是1622年10月25日隆德县发生的7级地震,《重修隆德县志》记载“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因此这一概念被纳入“震兆六端”,也在如今的中国和日本民间广为流传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人们对于灾难的恐惧以及地震预测机制在中长期预警上的不足,科学界对“地震云”进行了短暂研究,发现其并不存在任何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民间和一些“专家”却仍对“地震云”一说十分信任,经总结,“地震云”的形态多以“破碎鱼鳞状”和“肋骨状”流传,而这些云在气象学上均能找到对应的“真身”

透光高积云作为高积云中的一种,云块个体明显,个体之间有明显的缝隙,可以透过阳光,呈白色鱼鳞状向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排列。当水汽充足时,云块变大,云块个体之间的缝隙变小,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能辨别日月的位置。而这种“鱼鳞状的云形成的原因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了连续的云层。

除此之外,波状云系也是常被误解为的一种。波状云系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和层积云,通常为明暗相间、如“肋骨”般整齐的平行云系。其形成是由于大气中垂直方向的波动,即密度和速度不同的两层空气交界面上产生波动,也与地壳运动无关。

因此,我们无法证明天气现象和地壳运动之间存在必然的科学联系,地震云”的真身不过是被曲解和引申的气象学概念,所以“地震云预测地震”一说目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性的,并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认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