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零时(北京时),福州长乐机场进离场空域顺利实施优化调整,启用新版进离场程序。此次福建地区空域优化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满足长三角与粤港澳地区间,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航空运输发展需求,优化运行环境,提升空域容量,增强安全裕度,提高航班正常性,更好地服务旅客出行。
此次空域调整是继福建地区空域启用M503航线W122、W123衔接线由西向东运行调整后的又一次优化,除在福州空域范围新辟了4条航线和1个航路点外,向西、向南构建进离场分离航线,增加运行航班的侧向间隔,同时,西向运行进离场航线顺利与南昌空域航线衔接,向南进离场航线与厦门区域航线链接,航班运行更加顺畅。针对4个走廊口航线和多条班机航线的走向作出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福州机场起降航班航线走向得到优化,运行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此次调整进一步促进了福州地区军民航融合,缓解空中交通通行压力,提高空域承载能力。
-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对于此次福州地区空域调整,民航上级高度重视,民航空管局空域中心、华东空管局相关业务处室以及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福建监管局都对实施方案制定、安全评估等给予业务指导和具体建议。福建空管分局充分认识到空域调整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安委会、周安全讲评会、专项运行协同会等方式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提升全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责任,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精心制定福州地区空域调整方案及新版进离场程序实施前应完成重要事项的专项任务清单,建立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空域调整按时平稳转换,新版进离场程序安全顺畅启动。
- 调整设备,细心维护
2024年2月,福建空管分局完成了各类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的防雷检测,3月初完成了发现问题的整改。3月中旬,分局对03/21号盲降、连江VOR/DME、青州NDB、新福州VOR/DME进行校验飞行,校验数据合格,符合当前及新程序正式实施后的运行需求,同时,组织实施主备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修改与厦门C类移交,南昌AIDC移交参数,完善调整后的航路图和新版进离场程序。空域调整前,各类监视通信导航设备配置到位,运行稳定,能为整个区域提供良好的雷达覆盖,满足管制需求。
- 协同各方,合力推进
福建空管分局积极与军航管制单位、相邻民航管制单位、空域用户开展三方协同联动,进一步理顺运行环境,共同保障空域调整工作任务的完成。2023年四季度至今,分局与军航管制部门召开数次协调会议,就运行协同进行了细致的研讨,制定详尽的预案措施,签订新的协同方案,为空域调整和新版进离场程序顺畅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福州地区空域调整在获得民航上级批复后,分局飞行服务报告室积极对接福州长乐机场,收集空域调整和新程序的原始航空情报资料,并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第一时间上报华东空管局飞行情报中心。分局进近管制室与厦门空管站区域管制室针对地区空域调整情况重新签订工作协议,明确信息通报、管制移交的要求;与江西空管分局区域管制室梳理新程序新航线实施后双方AIDC电子移交变化,协同双方技术保障部门测试系统验证电子移交功能。分局还多次与厦航福州分公司飞行部、运行控制部,福州航空公司飞行部、运行控制部开展三员交流,就新飞行程序使用注意事项、飞行员关于新程序的困惑与操作难点等事项进行答疑解惑。
- 明确目标,扎实培训
福建空管分局聚焦福州地区空域调整,紧盯关键运行岗位人员胜任能力,结合雷雨季节保障特点,突出特定场景开展专项培训,切实提升管制员在新环境、新程序指挥中的主导和掌控能力。开展多轮次、多场景的培训,涵盖文件学习、模拟机训练等内容,确保管制运行部全体人员满足资质能力要求。
- 规范管理,提质增效
福建空管分局将福州地区空域调整方案的实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统筹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梳理空域调整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组织相关责任人定期核查会商,依托双重预防机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总结运行经验,持续改进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安全水平。
2024年,民航业已由恢复发展转向增量提质阶段,福建空管分局将以此次空域优化调整为契机,深入贯彻民航上级决策部署,牢记让空中交通安全、有序、顺畅和高效的使命,增强保障能力、提升运行效率、改善服务品质,为实现华东空管“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的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的美好愿景贡献福建空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