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机务员工的不了情

——记工程技术分公司“老黄牛”式职工周登文

很多人对工作都有自己的定义和解释,但是最能带来快乐与最大满足感的,无疑是倾注心血和感情地做着自己喜欢的职业,“爱这行干这行”是幸运的,但是要做到持续地坚持下去,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民航机务,这个在飞机下衣着普通,每天经受风吹日晒、日夜不分、满手油污的职业,国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航线维修部机械员周登文师傅,选择了,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年。“40年的坚守,您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吗?”面对我的提问,周师傅轻松一笑说:“也苦也累啊,但是与其说是坚守,不如说是享受吧。看着自己放行的飞机,飞向蓝天的时候,心里是满足而自豪的”。享受是因为热爱,热爱源自于付出。

逐梦中热爱

1974年,18岁的周登文入伍当上了一名机务兵。不服输的他铆足了劲儿学理论、练操作,从一开始便制订了入党、立功等多份人生规划,在逐梦中的他全力付出,像早期那一批的机务维修人员一样,虽然学历不高,基础知识较欠缺,却是脚踏实地地,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一步步地成长为技术骨干,也让他在被需要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对机务工作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他说,机务维修是与飞机朝夕相处的职业,我们对飞机倾注了时间、精力,还有感情。飞机就会有感知的,你对它好,认真地对待它,它也会给你回报的。全心全意地去保障飞机,是一名机务人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

付出终有回报。凭着对机务工作的满腔热情,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先后维护过3型飞机、10多种机型。目前,周师傅仍然拥有着成都基地执管的所有机型的航线的、定检的维护资格和放行资格,还是一名发动机在翼试车人员。看着人员信息全视图上,他那满满一大页的资格信息,能感受到他那曾经为之付出的努力。

学习中进步

机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机务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专业手册就有好多本要学的,每个机型都要培训、考核、复训,放行资格、试车资格也要年年考,不能学习的人是会被淘汰的,要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每一位合格的机务人都是在长时间的磨砺和长时间的默默无闻的学习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近几年,随着成都基地空客机型的不断引进,长期维护波音系列机型的周登文和他的伙伴们更是迎来了新的挑战。上班时间,满机坪地跑,劳动强度已经很大了,下班还要坚持学习,是需要很强的意志的。像周师傅这样年纪的人,困难可想而知。他说,学习是很吃力,但是也是有办法的。年青人两三遍能记住的,我就多记几遍,十遍不行,再来个二十遍总能记住。别人休息,我也拿出来看看,再大的困难也不是问题了。

飞机上各种开关、按钮和显示器中的告警字符全是英文,恶补英语成为周登文必须面对的事情,语法不容易懂,他就强记英文单词,认认真真,多看多记,不明白就问身边的年轻同事。他说很佩服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脑子灵活,基础好,懂得那么多,要向年青人好好学。羡慕中也透出他的执着。

照章办事中保安全

不善言辞的周师傅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有些紧张。但说起自己从事机务工作的经验和感受,他却非常清晰地解释了自己的“回忆法”大招和“四到”用心工作准则。

他的 “回忆法”大招,就是在结束一项工作时,不草草了结,要理一理、回忆一下自己的工作步骤有无遗漏,不确定的马上再查,没做好的立即补上,耽误一点点时间不要紧,保证安全要踏踏实实地做,没有安全就更谈不上效率。他说,干机务这个工作,一定要百分之二百地仔细、认真, 机务人自身的安全、同事的安全、飞机的安全、设备的安全,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自己做工作时,也不能给别的工种的同事带来不便,比如,检查风挡玻璃时,不能图方便踩踏座椅,这类小事情就是应该传承下来的优良机务维护作风。

而“四到”用心准则即是“眼看到,手摸到,鼻闻到,耳听到”。在他看来,用心工作是作为一名机务人员最重要的品质,而这也是他之所以多次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故障和隐患的原因所在。他发现过供油管路的轻微磨损、发现过管路接头的一丝裂纹、还发现过发动机的金属屑,是同事们赞誉的“火眼金睛”。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他都是机务人员中最优秀的成员之一。他说,对于机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处理问题往往重要得多。而要做到“不把问题带上天”,就需要无比强烈的责任心。每次发现、解决掉这样的“疑难杂症”,都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他的脸上总会写满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满足和快乐。

因为航线维护的特殊需要,周师傅还是经常驻外值班,南京、沈阳、北京都是他常去的地方,有时一个人,有时和同事一起。他说,驻外时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人在岗,飞机才能飞起来,机务人和飞机是分不开的。

“我真想再干上几年。”采访结束时,明年即将退休的周登文道出了自己这样的愿望。望着他满怀憧憬的神情,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机务老兵把机场当作战场、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身影。 

一名机务员工的不了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