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航股份重庆分公司全国青年文明号银鹰班组内个别乘务
员由于思想松懈和服务意识薄弱,造成本职工作完成得不好,成为重点关
注人员。班组骨干成员王先奇同志得知后,主动与该乘务员结成"一对
一"两人帮扶小组,两个人捆绑在一起,一同执行航班任务,一同驻外值
班过夜飞行,同吃同住。在工作上,帮助其熟悉提高业务水平;在生活上
给予关心和爱护,疏解情绪压力。在王先奇的带动下,该组员思想上和工
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银鹰班组提供的“组员一个都不掉队”的案例
分享。该案例被作为班组建设的经典案例收录进了2016年度的《重庆分
公司班组建设案例汇编》,对班组建设工作的推动和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助
推作用。
把员工喜欢参与作为衡量班组活动的新尺度。2016年6月,重庆分公司飞行部的朱渝班组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两学一做”活动,他们班组中上到50岁的老机长,下到20出头的新飞行员,一起开展了时下最流行的“Running man”班组拓展活动。在活动中既有临时小组的对抗,也有老机长和新学员的团队协作。新老组员在一次拓展活动中,拉近了距离,培养出了融洽的感情,再坐下来交流“两学一做”和飞行业务就变得气氛活跃、畅所欲言了。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班组活动,实际上为班组建设的后续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拓展活动之后,朱渝班组的业务技能交流、带飞学员等日常工作开展的异常顺利,这种顺利正是前面班组活动打下的良好基础。人与人之间熟悉了,业务沟通就会找到顺畅的沟通方法。
2016年,重庆分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开展推进过程中,特别注重了组员的主动参与性,包括朱渝班组在内的很多班组,都开展了类似的班组活动,除了业务技能的交流外,分公司希望班组能成为组员温暖呵护的班组小家,为他们呵护冷暖,甚至可以成为他们解决工作之外家庭烦恼的有力帮手。
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班组创建的新标准。作为最基层和最一线的班
组单位,创建工作的成与败,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就在于班组是否能有效的发现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组员之间是否合作默契。2016年,分公司为促进班组建设的纵深推进,强化了对班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分公司客舱服务部的阳光班组今年提交的案例,是《航班延误下的旅客群体事件防控措施》,对于这个防控措施的产生和实用性,阳光班组将乘务长、两舱乘务员、普通舱乘务员分别组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研讨和分析,一是想发挥乘务长的“传、帮、带”的作用,二是希望不同层级的人员在一起更能发挥实战中的号位分工和情景意识。防控措施形成后,现在班组内试用了一段时间,效果不错,然后被分部和业务部门采用,进行整体推广,使整个服务团队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时有了好的方法。2016年收集编选的案例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班组都是上报了这种案例,如飞行部程睿班组的《建立沟通交流和机制 提高F5转升通过率》、地面服务
部冲天班组《总结经验,提升轮椅旅客服务》等,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把优秀班组的辐射作用作为衡量班组工作的新目标。分公司此次收集的班组建设案例有30个,占分公司共有班组的40%。作为分公司各基层单位推送上来的班组建设案例,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但是,优秀班组的辐射作用一直是分公司重点关注并给予强化的。如全国青年文明号红岩班组在3月与客舱部的凌云班组开展了主题为“互助互爱沟通无碍”班组建设交流活动。同时还与飞行的胡臻班组、刘林朋班组以及地面服务部的王燕班组都进行了跨部门的交流共建活动。分公司的飞行三分部的两个班组还与重庆江北机场的消防支队班组进行了交流活动。重庆信息分部更是走出去,与西南信心分部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班组交流活动。正因为有了这些班组交流和共建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分公司内部沟通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同时破除条块壁垒,完善服务链条,增进各个环节班组间的感情,便于在工作的时候配合更加默契,沟通更加顺畅。
今年是“四型卓越”班组建设三年计划启动的第一年,重庆分公司为了让班组建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在班组建设的精细化上狠下功夫,加大了班组建设推进的力度。在近一年的推进过程中,基层的班组建设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涌现出了很多好的案例。《重庆分公司班组建设案例汇编》就是讲其中优秀的班组案例进行总结分享。希望通过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案例,能成为助推班组建设的实用管理方法。逐步培养班组“以问题为师”的班组管理模式。(重庆分公司 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