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维修基地永远微笑着工作的人——胡铃

   永远微笑着工作的人    ——记乌鲁木齐维修基地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胡铃

   永远微笑着工作的人

    ——记乌鲁木齐维修基地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胡铃

    文/杜峰

    胡玲,是个永远都微笑着工作的人。

     她从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乌鲁木齐维修基地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她爱岗敬业,工作表现突出,在圆满完成自己专业工作之余,还兼职本部门的工会工作,团结合作能力强。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学习,精于业务,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逐渐走上本部门的管理岗位;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突出;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同志,乐于助人,热心为他人解决困难,由于她的突出表现,多次获得公司、基地的表彰,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女职工”、“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她有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勤奋进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工作成绩突出,她负责和参与开发的维修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项目多次获的管理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工作十几年来,她先后参与了《航空器使用与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波音737、双水獭飞机维修方案及工作单生成管理系统》、《航空器维修生产计划计算机编排系统》、《波音757飞机维修方案及工作单生成管理系统》、《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的软件开发研制工作,其中《航空器使用与维修信息管理系统》获1998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航空维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获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一等奖。2003年在单位重组、软件开发人力紧张的情况下,她和同事一起参加了《B757-200、B737-700、B737-300、ATR-72工艺卡管理系统(网络版)》的策划实施和研制开发工作,该项目获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二等奖。仅这些项目的开发,就为公司节约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软件费用。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经常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很多软件项目都是用了一、两年就叫停了,而她带领同事对《航空维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多处流程、功能进行了完善,使之平稳运行了七年之久,成为机务维修体系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之一,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在基地从事计算机工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服务行业,除了应用软件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以外,还有网络系统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工作,要面向机关的所有科室和外场一线的所有车间等四百余部计算机和打印机,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个电话叫去现场维护。面对这样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胡玲从来没有拒绝过,总是随叫随到,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有时一个问题需要反反复复的研究、更正,她总是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机关科室的同志都说,胡玲的热情服务是一流的;而生产一线的同志说,她大老远地跑来给我们修计算机,那么辛苦,让人感动。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可以看出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工作作风。

     有了付出,才会有收获。她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她的辛勤劳动,待人真诚,为人和蔼,乐于助人,才使她获得了这么多的成绩,才使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她有优秀的个人品质,有突出的工作成绩,是维修基地众多女性工作者中的一枝独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