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楷)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我了解并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因势利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全会还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而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首先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然后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些什么?都成为当代青年所应该思考的,我想我们应该各尽其责,立足本职工作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我们只有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就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贡献。如今,我们的国家正不断地发展经济,我们的国家正走向富强之路,我为我们不断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一年一个新景象,我们身边的变化就说明了我们党的路线是正确的。
我们学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就应该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是不一样的。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我们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地位的同时,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不仅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目标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尤其是我们导航工作者,应该具备导航工作者的素质,立足本职工作,做到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誓言。所以,只有不断学习,钻研业务,与时俱进,才能为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是一定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构建和谐社会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