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首次实施A330排故纪实

  10月1日,国航股份北京机队引进的第一架豪华型布局的A330宽体客机(B-6073号)正式投入航班运营。飞机经过10多天的运行各方面反映良好,先进的客舱娱乐设备赢得了广大旅客的好评。

  10月1日,国航股份北京机队引进的第一架豪华型布局的A330宽体客机(B-6073号)正式投入航班运营。飞机经过10多天的运行各方面反映良好,先进的客舱娱乐设备赢得了广大旅客的好评。

  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故障却使崭新的飞机处于AOG状态,B-6073号飞机计划执行的航班不得不调整或取消。

  原来,在10月19日的飞机例行维护检查中,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飞机维修分部(OM)机械员发现左、右主起落架小车架上部的制动块断裂。经分析,这是由于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小车架上的制动块与起落架减震支柱底部频繁撞击造成的。在场的空客公司代表承认这是飞机的缺陷,并且已有其它航空公司的A330飞机也出现了同一情况。为了尽快排除故障,减少国航的损失,负责A330飞机维护工作的OM51股经理马杰立刻安排人员排故。他们一面联系航材,一面查找相关资料、制订排故方案,并准备工装设备。

  器材很快找到,但由于远在英国,最快也要2天后才能到货。时间不等人,马杰带领A330飞机维护小组全体机械员开始熟悉工卡、检查工装设备,以保证第一次顶托A330飞机做到万无一失。

  21日下午,飞机被缓缓地拖进机库。首先对小车架进行探伤检查,结果没有损伤;与此同时,所需千斤顶也安排就位。万事俱备,就等航材到来了。晚上9点多,2个制动块终于拿到了。大家按照维护手册的要求迅速安装好制动块,接下来就是重头戏——顶托飞机了。在马杰的统一指挥下,维护小组的所有机械员各就各位。随着一声令下,飞机在千斤顶液压油巨大压力的作动下,随着千斤顶气动泵工作时发出的砰、砰声,一点一点地缓慢上升。此时,坐在驾驶舱的机械员紧盯着MCDU上飞机的姿态显示,不时地向地面发出口令,站在飞机下面头戴耳机的马杰也密切注视着飞机的一举一动,不时地按照驾驶舱传来的口令告诉大家调整千斤顶的速度,并且大声提醒大家要密切注意各自的千斤顶的工作情况。

  飞机终于被顶升到了规定高度,机轮已经完全脱离地面,小车架也已经成倾斜状态。大家立刻与空客代表一起上前测量制动块与减震支柱底部的间隙,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紧接着开始进行起落架的收放试验,随着液压泵工作时发出的尖叫声,飞机的两个主起落架缓慢地收了起来,最后完全收进了轮舱。坐在驾驶舱的机械员报告:ECAM上显示系统的各个信号指示正常,可以放下起落架了。至此,故障全部排除了。在场的所有人听到后都非常高兴,大家顾不得休息又一鼓作气把飞机平稳地放了下来。随后,飞机被拖出机库,在停机坪上等待着早晨出港执行航班。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了。

  此次排故是OM51空客维护小组第一次执行较大的A330飞机的维护工作。虽然大家对飞机还不是很熟悉,但由于有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工作中,大家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严格地按照程序办事,使故障得以及时、准确排除,不仅减少了给国航股份造成的损失,也为今后的A330飞机维护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