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玥 译)―――东南亚地区贸易量的增长让货主和集运商既高兴又忧虑,因为市场上的运力实在太有限了。
尽管欧洲和美国的航空公司都渴望获取更多飞往中国的航权,但是他们还没有打算向东南亚市场投入更多的运力。就连东南亚的航空公司也更愿意选择在其他地方开拓货运市场。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货运(MASkargo)曾经打算租赁A300-600货机在东南亚市场上投入支线货机航班。但是,由于高昂的租赁费用和燃油成本,他们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现在,总经理J.J.Ong先生又把这个计划放到了其他地区的市场上。
2006年10月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广州投入了每周一班的B747货机航班。现在正在考虑用他们的第五业务权开通从上海或杭州至俄罗斯的货机航班。同时,他们正在关注印度市场,特别是德里,他希望先用B747货机每周飞两班。就像东南亚的其他航空公司,在东南亚市场里马航把重点放在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
目标物流服务公司(Target Logistic Services)的总裁兼执行董事Chris Coppersmith先生评价说,“整个东南亚地区正在展现出更加活跃和自信的局面。”尽管东南亚地区的出口量正在上升,但是没有几个航空公司对于货物运输感兴趣。越南航空公司、泰国航空国际有限公司和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都没有飞货机航班,并且他们也没有打算马上去关注货机。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设法通过联运和代号共享协议来运输货物。印尼鹰航目前正在与至少5家航空公司协商商务方面的合作,但是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居然没有提到他们货运的产品及服务。集运商们都说东南亚的航空公司是通过控制运力的投入而提升货物运价和收益的。
新加坡航空货运公司(SIA Cargo)通过他们的合资公司长城航空公司(Great Wall Airlines)将中国作为运力重点投入地区。Coppersmith先生说,“新加坡航空公司坚信高的货物运价来自于高质量的服务。”目前,为需要提供额外服务的货物提供的舱位在新加坡出口方面已经足够,但是那些运输普通货物的代理人却面临比较严峻的舱位问题。
事实上也一些航空公司想增加运力,但是他们面临飞机匮乏的问题。
除了找到一个租赁A300-600货机比较便宜的公司,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还有飞机改装计划,也就是将747-400S客机逐渐淘汰,然后改装成货机。但是,改装计划最终还是被放弃了。第一架退役的747-400S客机卖给了其他公司。马航正在重新制定机队的编制计划并且努力找寻其他方案。
马来西亚货机航空公司Transmile想往机队里再增加两架727货机。他们的首席执行官Gan Boon Aun先生说去年有很多航空公司需要MD11货机,但是当时在全球市场上也只有零星的几架。
Transmile公司去年开通了飞往美国的航班,但是这些航班并没有给货主们带来很多的舱位,因为货主们期望的是从马来西亚直接运到美国的舱位,但是这些航班都是经过香港的,所以大多数舱位都被始发站为马来西亚而目的站为香港的货物占据了。
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货机量匮乏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在市场最好的时候运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性。
Target公司国际贸易发展部副总裁S.K.Leong先生说,运力问题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问题。“刺激运力增长是很难的,”DHL全球集运亚太地区航空货运高级副总裁Ole Ringheim先生说,“你可能很长时间没有货物,但是也许突然在三天之内你又拿到好多的货物。”
尽管如此,Danzas和Exel的组合还是对他们在获取舱位方面有一定帮助。Ringheim先生说,“我们现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可以与航空公司通过谈判获取更多的舱位。”而规模较小的代理已经开始感到担忧,因为像DHL和Schenker—BAX这样大的跨国代理公司能够得到航空公司的支持,而他们的舱位已经越来越少了。
由于东南亚和北美之间的距离太远,中国成为东南亚美国货的主要出口门户,东南亚大部分美国货物都是从中国运出。
有些事情是肯定的,就是东南亚贸易量的增长通常都是由于中国贸易量的上升而带动起来的。“能够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运输一直以来对我们来讲是很关键的,”Coppersmith先生说,“集运商可能比较关注美国与东南亚部分市场之间的贸易,但是货主们正在寻找泛东南亚地区的舱位。”
这一看法与2006年UPS亚洲贸易调查表的结果不谋而合。这个表格对亚洲小型和中型企业中的1200名管理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企业预测到在东南亚地区内的贸易量增长将超过其它亚洲地区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增长速度。
Ringheim先生说东南亚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如新加坡和泰国,将继续维持他们目前充当主要经济动力的角色。DHL全球集运业务将更加关注他们在东南亚地区较小的国家的拓展,如越南、斯里兰卡、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去年,DHL在雅加达投资3百万美元建造了货库。
印度尼西亚政府预测在2007年当地的经济增长率大概是6.4%。但是,从雅加达出口的运力非常紧张,但是这只是问题之一,这里的机场也没有能力操作更多货量的货物。
Target公司预测到在2007年越南的经济至少增长20%,但是如果一些货主在那里落户,这个数字可能还得往上涨。越南在过去5年里公布的其经济增长的平均幅度为7.4%。最近越南很快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将更加促进其贸易的增长。另外,越南吸引了不少长期依赖中国市场而生存的企业。因特尔公司去年宣布他们将在越南投资10亿美金,建造一个500,000平方英尺的芯片组装和测试工厂,计划在2009年竣工。
马来西亚最近与美国进入了关于自由贸易协议的新一轮会谈。虽然尚未达成协议,但是那里的经济也正在增长。“槟榔屿已经又重新获得了以前丢掉的很多生意,”Coppersmith先生说。2006年12月TNT在机场启用了一个22,000平方英尺的快件中心。但是,上述这些情况并没有促进当地货运运力的增长。去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又把原来打算在塞纳(Senai)建造一个面积为3954英亩的货运枢纽计划暂时搁置了。同时,经营吉隆坡国际机场的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Malaysia Airports Holdings)宣布了一个为吸引国际航空公司通航那里而推出的新的鼓励措施。尽管为了鼓励航空公司开航吉隆坡,他们取消了三年的起降费,但是很多业内人士们对于此举措能否奏效还是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