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维修基地人岗匹配工作纪实
成都维修基地 赵正蓉 廖雪梅
12月4日,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从9月11日开始、历时3个月,涉及17个部门、624个岗位、2165名员工的人岗匹配工作的最后一批人员的聘用上岗,标志着成都维修基地组织转型的人岗匹配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人岗匹配的过程中,成都维修基地顺利完成了439名管理和管理支持序列的选、竞聘工作,1368人专业技术序列和358人业务岗位序列的资质评审和聘用工作。基地的干部队伍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优化;干部队伍平均年龄41.08岁,比过去下降了1.35岁;大专以上学历由选、竞聘前的83.18%上升到竞聘后的83.73%;没有因为改革影响基地的安全和员工队伍的稳定,为基地健康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首成都维修基地的人岗匹配工作,在国有企业里这么大范围地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保持生产安全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确实值得可圈可点。
审时度势 因势利导
成都维修基地党委深切地知道,国航统一进行的组织转型,是按照市场竞争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和员工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组织转型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如何积极稳妥地有效推进的问题。但是,组织转型毕竟是涉及机构伤筋动骨的一场变革,毕竟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调整。特别是成都维修基地从原民航飞机维修公司到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基地再到国航技术工程公司的成都维修基地,历史变迁复杂,存在人数多、岗位多、岗位资质要求多、涉及序列多的“四多”问题,各种利益纷繁复杂,如果考虑问题不周、处理方式不当,会影响员工队伍的情绪,影响到安全生产、影响到人岗匹配实施的进程;同时,也严峻考验着基地组织转型人岗匹配的水平、能力和决心。为此,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审慎地推进。
组织有力,思路明晰。基地成立了以总经理胡玉良和党委书记石国庆为组长、基地党委成员为组员的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人岗匹配的基本思路:“保证生产,平稳运行,化解矛盾,稳步推进”,确保岗位聘用期间“秩序不乱,人心不散”,以组织转型中人岗匹配工作的稳步开展促进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思想引导为先,攻心为上。召开干部动员大会,阐明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都维修基地党委要求各级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规划的组织意识,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集中力量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完成;要求各级组织带领员工转变观念,摆正心态,支持、理解、参与和承受改革,形成推进岗位聘用改革的整体合力。
解疑释惑,形成共识。同时,成都维修基地党委制定了《做好组织转型人岗匹配期间思想政治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每周定时上报本部门员工队伍的稳定情况以及组织转型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地党委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谈话等形式,采取跟踪热点、把握重点、解决难点等办法一一解决。通过干部会、职工会、公示栏张贴、网上文件学习、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广泛开展组织转型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努力消化各种矛盾和问题。人力资源部适时走访各单位,听取员工对文件的理解和看法,当面解答一些具体问题,稳定了员工队伍,在基地上下形成了推进人岗匹配的整体合力,形成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良好的改革氛围。
政策引导 程序明确
精心准备,充分酝酿。在抓教育引导的同时,为稳步推进人岗匹配工作,成都维修基地党委在今年六、七月份就对干部、员工的资质情况进行摸底,按照岗位说明书的任职资格条件进行比对,模拟上岗,充分掌握基本状况和基础数据,充分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上岗难度和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深入细致地研究了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根据股份公司和分公司的政策要求,基地制定了《成都维修基地岗位聘用实施细则》。
控制节奏,有序推进。为确保人岗匹配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实施,合理避开十月黄金周和定检生产高峰期,保证安全生产,成都维修基地党委又制订了详细的《成都维修基地岗位聘用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单位、每个序列的聘用时间进度,重点需关注的问题等,为人岗匹配工作的稳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由于基地党委谋划在先,节奏控制的好,在“十·一”黄金周和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没有因为改革的推进影响安全生产,更没有出现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情况。
分步实施 扎实推进
成都维修基地党委根据人岗匹配的难易程度,将整个人岗匹配过程分为准备、干部选聘、员工聘用三个阶段,驾轻就熟地稳步推进改革。
由易渐难,试水改革。在准备阶段,成都维修基地党委从今年8月份开始,按转型后的架构,分批对安全生产影响面较少、相对成熟的单位,实施职责、人员整体转移并试运行。在确保生产安全的有序运行的前提下,基地领导亲自主持召开职责转移交接会议,由涉及职责移交的部门制定《交接预案》,并及时调整相关的运行手册,从而在规章制度、职责履行等方面为新机构运作和人岗匹配工作奠定了的坚实基础。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人岗匹配最难的是干部选聘阶段,因为干部岗位职数的减少幅度非常大:54个经理级岗位精简为44个,下降幅度为18.52%;165名原项目级干部参加125个岗位的选、竞聘,下降幅度为24.3%。成都维修基地党委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稳健地坚持公开、公正、民主、竞争原则,坚持注重政绩和优化班子结构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成都维修基地扎实基础管理优势、健全的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制度及个人绩效和约考核系统,在干部的选、竞聘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公布干部岗位职数,下发《成都维修基地管理人员岗位聘用操作办法》。二是公开竞聘的部分岗位,采取面试答辩与年度干部综合考核结果相结合。三是运用年度干部综合考核结果,确定了干部人岗匹配的聘用标准:考核评为“优秀”的干部直接聘用;“称职”的干部直接聘用或交流聘用;“排序靠后”的干部调整工作岗位,降级聘用。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复讨论酝酿,拟聘任名单的确定经党委会研究决定。五是拟聘干部任前公示,听取群众意见。
员工聘用是牵涉面最广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人员多、程序多是员工聘用工作的特点,共涉及1892人,涉及多个序列的聘用。成都维修基地党委在人岗匹配阶段,在吃透上级政策、理解上级精神、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可操作的、详细的、符合政策和实际的《人岗匹配方案》;根据《方案》要求,从资质评审入手,用上岗条件选择合适的人,把“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做合适的事”落到实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员工有知情权;同时充分交流,做到聘用前员工和干部双向交流,避免盲目应聘。坚持思想引导先行,对在原岗的、低聘的、落聘的、交流的、高聘的等所有的员工都以组织的形式进行谈心谈话,让他们了解岗位。特别是低聘的、落聘的、交流的员工更是重点谈话,稳定员工情绪,树立工作信心;在谈通了的情况下,进行上岗公示、下发文件,聘用到岗后,组织还将根据具体的岗位职责进行巩固性的谈话,落实责任,转换角色,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
风好正是扬帆时
得民心者,得天下。掩卷长思,广大员工对国航事业的热爱和无私的支持,是成都维修基地人岗匹配改革取得稳步推进的决定性因素。
虽然组织转型和人岗匹配困难重重,但是成都维修基地党委在改革推进前对困难有了充分的估量和判断分析,也有了应对改革困难的决心和对策,切实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既不冒进,也不畏缩不前。他们从思想引导开始,党政工团密切配合,上下一心,共同关心改革,共同参与改革,共同支持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由于政策尽可能地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程序明确,从人岗匹配工作的整个过程、结果和反馈的情况看,方案是科学可行的,实施是顺利、成功的。这得益于成都维修基地自2001年成立以来开展的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竞争上岗、岗位分级、干部/员工考核等制度的推行,增强了干部、员工的承受能力,更得力于广大员工对国航事业的热爱和无私的支持。
风好正是扬帆时。现在成都维修基地的组织机构已基本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初步要求,广大员工真心真情地支持和参与改革,特别是在改革中保持了安全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基地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8年,他们将做好薪酬对接以及各序列岗位的动态管理工作,并以新的思维、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更强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