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装有旅客南航新疆分公司优质服务故事

  我记得一位网友在观看了《感动中国》节目后,曾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收到很多礼物,你能记得哪件礼物能让你刻骨铭心吗?有一种礼物,你可以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感动。我曾经被无数次感人的事情所感动,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感动之余,留给自己是无尽的思考和行动。因此,我把感动说成是一件礼物,让你一生受用。

  我记得一位网友在观看了《感动中国》节目后,曾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收到很多礼物,你能记得哪件礼物能让你刻骨铭心吗?有一种礼物,你可以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感动。我曾经被无数次感人的事情所感动,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感动之余,留给自己是无尽的思考和行动。因此,我把感动说成是一件礼物,让你一生受用。

  感动是一件礼物,曾经我不能理解这位网友的观点,但经历了2007南航优质服务年后,在听到了南航新疆分公司关于优质服务年里的许多个故事后,我赞同并理解了“感动,是一件礼物”的观点。现在,就请您和我一起聆听这几个琐碎的但却感动的故事吧!

  70岁老人的送票员

  “铃铃铃……”已经是晚上12:00了!“您好,南航。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电话那边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要求订一张第二天早上由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机票。“您的机票已经订好,我们送票员现在就给您送去。”“好的,谢谢,再见!”“许师傅,这有一张票是明天早上的航班,现在送过去,要不就来不及了。”这是7月的一天出现在南航新疆分公司售票处的一幕。为了能够满足旅客送票要求,无论再晚,只要旅客要求送票,南航新疆分公司售票处的送票司机师傅们都会及时将客票送到旅客手中。

  许健拿起客票,跳上车,20分钟后,许师傅将客票送到老人手中,“对不起,小伙子,能不能给我改在上午的航班,这个时间有点早。”许师傅礼貌地告诉老人,需要再等40分钟。说着,许师傅已经快步冲下楼梯,赶回售票处重新出票。40分钟后许师傅又按响了老人的门铃,老人一边道谢一边满脸愧疚,“可是,我刚和女儿通过电话,她要我去石家庄,能不能给我改明天飞石家庄的航班啊……”“老人家,我先打电话问问,明天石家庄航班有没有座位……”许师傅微笑着拨通了售票处的电话,说明情况。

  乌鲁木齐——石家庄航班只剩一张机票了。工作人员快速将这张票订好,许师傅这才放心。他再次回到售票处,拿上新出的客票,再次来到老人家,当老人第三次接过机票时她被深深感动了,紧紧握着许健的手说:“谢谢你小伙子,快进屋喝口水吧,来回折腾,我都不好意思了,你不急不烦,态度还这么好,真是个好人那!”许健用自己真诚的服务感动了老人的心,他送给老人的不仅仅是一张机票而是感动,因为这份感动老人会记住南航,记住南航有这样一位尽职的送票员。

  让记者感动的黄桂芳

  2007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红英采制的专题报道《春运中的女性——黄桂芳的委屈》被评为新疆台的特优稿。说起这段经历,刘红英感慨地说:“做了这么多年记者从来没有哪个采访对象让我如此感动过,可是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是流着眼泪做的,后来每听一次我都要流泪。”

  黄桂芳是南航新疆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服务室的副经理。在2007年春运中,她亲历了2月10日至13日乌鲁木齐持续四天浓雾恶劣天气。在机场能见度不足5米,133个航班被迫延误、取消、备降,近万名旅客滞留乌鲁木齐机场的情况下,黄桂芳所在的地面服务保障部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巨大压力。

  2007年2月11日是许多旅客难以忘怀的,对于黄桂芳来说也是非常特别的日子。虽然经历过多次航班延误的黄桂芳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但2月11日一进候机楼还是被密密麻麻的旅客吓了一跳。6037航班延误,到两点钟可以起飞,旅客情绪激动,不肯登机。黄桂芳她们给旅客做了解释,其中一名旅客竟然喊出——“谁上飞机谁就是孙子”的口号,煽动100多名旅客不登机。当时黄桂芳不停地给大家解释,但旅客根本听不进去。最后旅客要求:你给我们赔礼道歉,给我们鞠躬,我们就上飞机。为了公司利益,黄桂芳站在登机口代表地保部、代表公司给103名旅客赔礼道歉,为旅客深深地鞠了一躬,当她抬起头来时早已泪流面目。

  面对刘红英的采访黄桂芳说:“那几天服务台的员工们受到旅客袭击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为旅客提供的茶水却被围攻的旅客当作武器泼到工作人员身上、电脑上;情绪激动的旅客甚至大打出手,把服务台工作人员的脸都打肿了……一旦天气正常,飞机可以起飞时,旅客往往又没有集中精力细听航班信息,我们不得不在整个候机大厅寻找旅客。因为旅客太多,我们到处找旅客找不到,就差两个北京旅客,没有上飞机。到了机场以后,我们给旅客解释,我们已经广播了二十分钟,一直在找你们,没找到。旅客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一拳……那段时间我们太委屈了,可是干服务工作肯定要受委屈,没办法。”

  刘红英说,采访和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我被黄桂芳和她的同事们所感动着,面对恶劣的大雾天气,南航新疆分公司在航班备降、取消、旅客滞留的几天里,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件。我感受到黄桂芳和她的同事们对自己企业的忠诚,对广大旅客的理解,感受到南航人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感动,南航新疆分公司在经历百年不遇的恶劣天气,航班大面积延误的情况下,媒体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和理解,未出现一起负面报道。

  组友和旅客给予的感动

  这是南航新疆分公司的一位叫乘务长的日志,在这篇日志里她写下了她的感动,她写下了因为一次不正常航班的服务她的组友和旅客带给她的感动……

  乌鲁木齐的冬天到了。

  每年这个时候,当气温徘徊在零度左右,一场场的降雪就会把乌鲁木齐机场笼罩在一片大雾弥漫中。同事们都怕极了这段日子,怕极了航班无休止的延误,怕极了旅客因此而爆发出来的怨气和怎么也熄不灭的怒火。这段难熬的时期已经在大家的记忆里形成了一片阴影。而在我的这片阴影里,却有一束光亮,每当我再次面临这样的困境,这束光就会被点亮,温暖我,给我力量。

  那天,我执行两班乌鲁木齐至喀什。由于天气不好,所有进出港的航班都延误。当执行到最后一个航段,旅客从喀什登机完毕,已经凌晨二点了。然而,当我们做完了起飞前的所有工作,飞机却迟迟没有开始滑行。果然,机长通知,飞机故障了。

  虽然是个小故障,限于种种原因却无法知道故障排除所需的时间。广播后我赶紧来到客舱。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喧闹,我看见的是组员们一张张面带真诚和歉意的笑脸,面对这样的面庞,旅客们安静有序。我穿过客舱,去找那些有困难、有需要帮助的旅客。然而,我的组员已经做的很好,我一直走完了客舱也没有发现任何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时间在安静的等待中走得很慢。起初,我以为我面临的最大无奈是无法告诉旅客们确切能起飞的时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来了。由于故障,飞机空调已经不能工作,机舱的温度正一点点的下降。我把70多名旅客全部集中在中舱,机上有限的毛毯先发给了老弱病幼的旅客。后面的厨房里,一杯杯的热水正准备着送到每个旅客手中。此刻,客舱里的安静虽然让我欣慰,但越来越低的客舱温度却让我担心。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仍然要在飞机上等待。组员们依旧在客舱里尽着她们的职责,关切着旅客。她们还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把所有的空水瓶都灌上热水,做成了一个个“热水袋”送到旅客手中。我相信,如果我是旅客,我一定能从这一个个“热水袋”中感受到乘务员传递过来的温暖和关爱。

  已经等待了二个多小时了,我又一次来到了客舱,许多旅客已经安然入睡,乘务员们现在又开始忙碌着给这一个个“热水袋”更换热水。等我在飞机尾部的后厨房站定,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天那,站在这里简直就像站在外面的冰天雪地,而这就是我的组员休息的地方。我的组员们给了旅客最温暖的服务,却没有给自己留一条毛毯,哪怕,是留一个可以用来灌热水的空瓶。从早晨到现在,她们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又在经受这样的寒冷,可整整一天,没有任何人给我任何一句抱怨。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觉得心里一阵酸痛,这是因感动而带来的酸痛。我此刻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去告诉机长,不能再在机上等待了。

  航班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取消了。坐在去宾馆的车上,我想着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宽慰一下她们,而她们也一样宽慰着我:“没事的,明天再有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家了。”当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躺在床上,手表上的时针已经指到六点了。三个小时后,我被铃声叫醒。终于可以回家了。

  到了候机楼,没有时间吃早饭。我们要在乌鲁木齐天气好的时候抓紧时间往回飞。我来到柜台前,准备要几杯热牛奶。我的组员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我想让她们喝点热的会觉得舒服些。可当她们知道一杯牛奶要25块钱的时候,拼命拉住我不让我买。我不在乎这一百多块钱,可我在乎我的组员。九十分钟的航程转眼就要结束了,当我广播告别并再次致歉时,乘务员们站在客舱朝旅客深深得一鞠躬。我听见了响彻客舱的掌声。我想对我的组员们说:这掌声,你们受之无愧。

  这个航班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可很多景象依然清晰甚至历久弥新。想想我有这么一群情意深厚、齐心协力的姐妹,想想那些理解我们的旅客,又有什么不能克服呢?

  感动不是一个廉价的赞美,不是一个文雅的应酬。感动,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行动,它就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就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阵感慨、就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就是你、我、他彼此送给对方的一件看不见却价值不菲的礼物,因为每一次的感动都会让我们记住并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