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开展目视进近运行交流研讨

      通讯员曹建中报道:为进一步优化空地协同效率,提升运行安全水平,增进飞行管制双方理解,4月17日,福建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与厦航福州分公司飞行部共同举行专题交流研讨会。双方围绕目视进近运行实施情况、复飞处置配合及飞行程序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保障航班安全与效率凝聚共识。

聚焦“目视进近”运行,总结经验促提升

      管制运行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林青指出,目视进近运行是我们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上级的指导下,管制运行部采取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升目视进近的效率和安全欲度。同时了解用户的使用感受,查找其中可能的风险,也是我们进行安全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希望借助今天的交流得到更多的意见的建议。

      厦门航空福州飞行部队长徐圣铭感谢分局一直以来对厦航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近期目视进近的使用感觉良好,管制员与飞行员都会主动发起目视进近,飞行员内部也在不断推进目视进近的宣贯和使用。同时也感谢分局能考虑航司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给予他们质量控制的空间。

复飞处置研讨,空地协同破难题

      复飞作为飞行安全的关键“安全阀”,其处置效率直接影响航班安全。厦航飞行部资深机长从机组视角解析复飞决策逻辑,管制运行部业务骨干则分享了在日常指挥时所遇到的挑战。针对这些难点,双方一致赞同事先沟通的重要性。在实际运行中,通过事先的沟通,进行心理预期的建设,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限制,帮助飞行员快速的建立情景意识,防止忙中出错,防止误入限制空域或与其他航空器产生冲突,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飞行程序优化,协同创新提效能

      在飞行程序优化研讨中,双方结合福州机场当前使用的飞行程序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一致认为在飞行程序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使用方,包括空管、航空公司和机场的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飞行程序,提升效能。

      随后,双方进一步探讨了跑道容量提升与空域资源整合的潜力。福建空管分局提出依托现有流量管理系统的预战略评估,协同周边管制单位,在预战术的实施上,进一步减少航班地面等待时间;厦航福州飞行部则建议加强飞行训练与模拟机验证,提升机组对新程序的适应能力。此外,双方还就低能见度运行、大流量保障等场景下的协同策略交换了意见。

      随着航班流量的稳步提升,空地协同的精细化程度成为提升运行品质的核心支撑。此次研讨不仅破解了目视进近运行下的复飞处置难点,更构建了“问题反馈—协同研讨—落地验证”的闭环工作模式,为空地配合解决航空运行保障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协作范本。未来,双方将以更紧密的联动,持续打磨空地协同“安全链”,用精准配合守护每一次起降的平安,助力福建民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