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秉昆)2025年4月10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成功举行了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旨在检验个应急救援保障单位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切实提高全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真正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航空器突发事件。
演练分为航站楼、飞行区、ITC应急救援指挥部3个演练区域,包含航空器空中遇险、航空器火警、航班大面积延误、残损航空器搬移等多个科目,全过程展示了乌鲁木齐机场在接到航空器突发事件信息后的救援行动。
16时30分,演练正式开始。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机组紧急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各单位救援人员迅速集结,随着演练科目的推进,消防救援人员在90秒内抵达模拟事故现场,快速扑灭明火并实施破拆救援;医疗救护人员同步建立检伤分类区,对“受伤旅客”进行检伤分类和紧急救治;公安人员迅速封锁现场并维护秩序。与此同时,机场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监控、应急布控球和5G通信技术,动态调配资源,远程监测现场处置情况,并通过广播系统引导旅客有序疏散至临时安置点,最终转移至候机楼区域。
此次演练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转场前的最后1次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有效检验了乌鲁木齐机场各救援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了机场各救援力量的深度联动,促进了机场各救援单位的信息互通、联合响应、资源共享,同时也展示了乌鲁木齐机场的应急响应和联合处置能力。
下一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将持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进一步优化机场与政府相关部门、各驻场单位等外部救援力量的协同联动,不断夯实应急基础,全面提升机场应急救援保障总体实力。
新疆机场集团努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支援体系,打造“日训练、周小练、月大练、季检验”的应急演练体系。同时,建立“双盲”形式常态化应急演练机制,深化专业救援力量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全域化立体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