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 向东、宋吉鑫
2025年4月12日清晨5时,一条近千公里的强飑线从浙江延伸至广西东北部,一路向华南方向横扫并逐步增强带来风雨影响,雷雨时伴随出现了8—10级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白云、深圳机场午后短时不能起降。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严阵以待,强化协同配合,全力做好航班空管保障,确保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管制中心严格落实“五早”要求,自10日起协同珠三角运管委、气象和各运行部门积极开展会商,在“一次通报两次调整”的基础上,滚动研判天气变化趋势,提前72小时制定流量管理预战术方案,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了区域预计通行能力、空域容量。利用气象融合系统,实时与气象中心对飑线、雷雨云团的发展进行研判,展开多次会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滚动更新信息,精细化调整、优化预战术方案,坚决避免超容量、超能力运行。管制中心提前积极协调其他空域用户,争取12日全天的珠三角地区空域使用全部释放,为雷雨天气下的航班绕飞天气、运行顺畅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提前与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协调京广,沪广航班的改航方案,最大程度减少航班延误影响。
闻讯而动,打好主动仗。管制中心主动出击,加强与民航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积极协调释放灵活空域和临时航线,利用中南空管“一盘棋”的整体优势,做好两手准备。在开放部分临时航路以供航空公司选择改航来减少绕飞影响的同时,统筹规划绕飞航线,剥离航班流主动增加侧向安全间隔,避开飑线区域。灵活应对雷雨先后覆盖各个机场和终端区走廊口的资源分配差异,提前分离进出港以及飞越的航班,规划航班流单向运行、侧向分离路径。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扣好航班运行每一个环节。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管制中心抓好安全运行主动权,做好复杂天气绕飞统筹安排,灵活规划扇区和空域,同心协力确保空中航班流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
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天气系统影响极其复杂,除了飑线带来的强降水以外,随后北方冷空气急速南下造成了不同程度颠簸,影响航空器安全、平稳运行。各运行科室充分利用气象辅助设备和产品,密切关注强对流天气发展,高度关注颠簸对航空器可能存在高度偏离及飞行安全影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管制中心还实时根据各扇区工作负荷安排受影响航空器在合理位置利用等待空域进行盘旋等待。同时,时刻关注各主要受影响机场的运行情况,抓住飑线过境后的云带间隙,做好天气好转后机场通行恢复工作,加速助力华南地区空域内航班的正常运行。
12日管制中心保障白云机场起降1218架次,深圳机场981架次,环比分别下降17.4%和17.8%,放行正常率分别为87.86%和88.97%,整体较为平稳。至13日广深两场已经恢复正常,白云机场放行正常率为95.65%,深圳95.99%。管制中心将持续跟踪天气趋势,不断优化保障措施,全力确保民航运行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