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塔悦)随着无人机技术普及,“黑飞”行为(即未实名登记或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飞行)屡禁不止。近期,多地机场频发无人机违规闯入净空保护区事件,严重威胁航班起降安全与旅客出行秩序。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区可能导致航班备降、延误甚至空中相撞事故,其携带的无线电信号还可能干扰航空器导航系统,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机场集团运管委提示各机场一是根据机场运行实际制订《无人机管理规程》、《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管理规程和预案中职权分工明确、风险评估全面、具备可操作性。二是加强无人机防控培训,包括机场无人机管控区域、无人机的分类、相关法律责任、发现无人机的信息报送、无人机防控处置、无人机取证要点,提升工作人员对于无人机防控处置能力。三是强化联防联控机制,深化与当地公安、第三方驻场单位协同合作,构建“多方联动、全域覆盖”的防控机制。四是积极引入侦测与干扰技术,实时扫描目标,通过信号干扰等手段迫使无人机迫降或返航,提升无人机防控处置效能。五是通过机场官方媒体宣传无人机飞行法规,明确机场周边禁飞范围及申报流程;在机场周边社区开展普法活动,通过案例警示、禁飞地图发放等形式提升民众安全意识。
安全是民航生命线,守牢空域安全底线是重要工作,请各机场立即行动,以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坚决防范无人机违规飞行风险,全力保障新疆民航高质量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