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与河南空管分局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助力空管运行学术研讨

  (通讯员:武飞 )2月20日,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赵元棣副教授一行赴民航河南空管分局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空管”专题调研,与一线人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观摩、技术报告与座谈研讨,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空管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智慧民航建设注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动能。

实地观摩:从塔台到流量室,感知空管一线运行

       当日上午,由河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副主任李航带领,赵元棣团队深入塔台管制室、飞行服务室、进近管制室及流量室等关键科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过程中,团队详细了解了河南空管分局在航班流量管理、飞行态势监控、管制指挥协同等方面的实际运行模式,尤其关注一线人员对智能化辅助工具的需求与痛点。李航副主任结合当前空管业务特点,重点介绍了郑州机场航班量快速增长背景下,技术升级对运行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

     “空管一线是技术创新的试金石,也是科研攻关的指南针。”赵元棣在观摩后表示,只有深入实践场景,才能精准定位科研方向,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安全与效率的提升。

技术报告:数据驱动,勾勒人工智能新图景

       下午的专题交流会上,赵元棣副教授以“数据驱动的智能空中交通系统研究”为题,系统展示了团队在空管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报告从实验室成果、技术应用场景及未来规划三方面展开,提出下一步将重点攻关“全域态势感知”与“智能动态流量分配”技术,推动空管系统从“人主技辅”向“人机协同”转型,构建更高效、更韧性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深度对话,产学研共谋技术落地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河南空管分局各运行部门技术骨干与高校团队围绕"AI管制"展开热烈讨论,在算法层面沟通设计细节,共同探讨了智慧民航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科研创新必须直面一线难题。”河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姚惜言书记表示,此次交流不仅为基层提供了接触前沿技术的窗口,更打通了需求端与研发端的双向通道,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民航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行业变革的关键引擎。此次校企联动,不仅为科研攻关锚定了方向,更彰显了民航人共筑智慧天空的坚定决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