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霞)2024年10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正式发布第66版《危险品规则》(DGR)及第12版《锂电池运输条例》(LBSR),新规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重点完善了锂电池运输标准,并首次将钠离子电池纳入航空运输监管体系,相关旅客及托运人需提前关注合规要求。
1、新增钠离子电池监管
首次为钠离子电池设立独立运输编号:单独运输的钠离子电池采用UN 3551编码,与设备同装的钠离子电池适用UN 3552编码。同时新增PI 976、PI 977、PI 978三项有机电解质钠离子电池包装规范,托运时需按新规进行专业包装及申报。
过渡期内(2025年1月1日-12月31日),建议锂/钠离子电池电荷量(SoC)≤30%或电量显示≤25%。自2026年1月1日起,100Wh以上电池将强制执行该标准。同时新增锂离子电池(PI966、PI967)和锂金属电池(PI969、PI970)包装的3米堆码测试要求,确保运输包装抗压强度。
原"锂电池标签"统一更名为"电池标签",同步适用于锂/钠电池,标签需标注对应UN编号。"第九类危险品标签"更新为"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标识,托运时需核对新版标签合规性。
锂电池驱动车辆在2025年3月31日前仍沿用UN 3171编码,此后将启用新编码体系(UN 3556/3557)。建议相关托运人关注时间节点,及时更新运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