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我在岗:守护归途的"安全卫士"

《通讯员:马誉宁》凌晨六点半,安检通道的灯光刺破夜色,金属探测器的蜂鸣声唤醒了春运的黎明。我紧了紧黑色制服,手持探测仪走向安检台,身后是渐次涌入的归乡人潮。
弯腰上千次,开箱百余次,这是每位安检员的春运日常。当旅客抱怨"查得太细",我们依然要仔细扫描每寸衣角,指尖划过肩胛、腋下的动作如同精密仪器——春运十余天查获的上百余件违禁品里,可能就藏着某个被遗忘在行李箱的打火机,或是精心伪装的微型礼花弹。X光机屏幕前的凝视常被误解为刻板,殊不知每帧闪烁的图像背后,是数千小时练就的"火眼金睛",二十载零事故的老安检员说:"可疑物形状在屏幕上就像刻在脑子里"。
饭盒里的饺子凉了又热,安检通道却始终滚烫。客流高峰时连水都不敢多喝,午餐常常拖成下午茶。面对旅客的不解甚至恶语,我们咽下委屈保持微笑,因为明白:那句"凭什么开我包"的背后,是归心似箭的焦灼。
当最后一位旅客的行李滑过传送带,除夕的烟花已在城市上空绽放。值班室里的集体年夜饭飘着香气,年轻同事笑着举起水杯:"虽不是归家人,但守护着千万人的团圆路"。这是属于安检员的年味,是肩章承载的承诺,更是万家灯火里无声的守护。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