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经过多年积累和提升,“飞出去”是迟早的事。那这一次,一向善于讲故事的海航,此番又何以先飞呢?
几经历练,乘势而上。论大势,中非合作正全面深化,涉及众多领域,前景广阔。论航空业态,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中国民航市场总量、运营状况及其管理水平决定了“飞出去”的基本条件已初步具备。海航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制度、公司文化等因素,也使其能够顺利与国际接轨。同时,海航的海外资本运作经验也相对丰富。海航一贯具备的扩张冲动、对新市场的憧憬,这次搭上了国家战略大势的顺风车。
协同推进,增加胜算。与之前的海外并购相比,这次海航投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海航与中非发展基金合作,使海航“在商言商”的投资法则之上,又增加了相当程度的责任承担与想象空间。再加上,此前海航与中非发展基金在国内合资成立了北京祥非物流有限公司,依托工程物流业务开拓非洲物流市场。由此看来,这盘棋还真不小,而且从中非合作的高度来看,双边多方共赢胜券在握。
选准支点,谋好布局。不少业内人士对非洲航空业,尤其是这次合作方肯尼亚Astral航空公司并不看好,对中肯双方即将新设的航空公司亦持观望态度。毕竟,若就未来新公司短期所能创造的业绩而论,的确不能过于乐观。但此新公司将以内罗比为中心,发展覆盖肯尼亚和周边东非地区国家的民用航空运营,一个新的区域定位的航空公司雏形已浮现在眼前。若将其与之前海航组建加纳AWA航空(AfricaWorldAirlines)结合起来看,翻开非洲地图对照一下,让人更直观地理解这种布局。尽管在目前这只是一种规划或者憧憬。
中国民航“飞出去”,是一个符合发展逻辑的战略选择。包括海航此次投资非洲,也包括南方航空最近筹划在海外收购、控股民用机场,都可以视作中国民航业“飞出去”的最新实践和探索。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航企也需要进一步锻造自身实力:一是要顺应国家发展与对外合作的战略方向,力争在海外航空领域有所作为;二是要按国际游戏规则办事,加大与全球市场的融合度;三是要突破航空主业思维局限,探索投资航空相关延伸产业,积累海外投资运营经验;四是要重视国际化人才的自我培养和适当引进,集聚人才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软实力。
海阔天空,充满着期待。中国民航飞向海外才刚刚开始,未来将迈向全球航空市场的新征途。(本文发表于《中国民航报》)
相关阅读:
中肯签署合作文件 海航将入股肯尼亚航空公司
航家快评:海航入股肯尼亚Astral航空意义何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