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飞机维修咋就这么牛:从基层管理谈起

  作者/玉佛缘  到新加坡从事机务工作已经有两年多了,新加坡的飞机维修知名度全世界闻名,尤其是维修技术方面算得上遥遥领先,也许大家很好奇新加坡没有任何航空工业基础,修飞机的咋就这么牛?由于本人目前是一线员工,所以开论飞机维修之基层管理。

  作者/玉佛缘

  到新加坡从事机务工作已经有两年多了,新加坡的飞机维修知名度全世界闻名,尤其是维修技术方面算得上遥遥领先,也许大家很好奇新加坡没有任何航空工业基础,修飞机的咋就这么牛?由于本人目前是一线员工,所以开论飞机维修之基层管理。

  首先,是军事化管理。

  初到新加坡,很快发现这儿的等级之间的管理很严格,比如喝水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有点像监狱里的犯人,被允许有一小段时间出来放风一样,喝水休息也只有20分钟;再比如吃饭的问题,也一定是办公室人员提前半小时去用餐,然后才轮到维修人员和工程师用餐。

  倘若不按时间去喝水的话,那就要把握好时机去小啜几口,不然就得小心遇上哪个大老板在等着抄你的工牌。如果你提前去用餐了,呵呵,恭喜你,极有可能被大老板逮个正着,抄下工牌。随后警告信、投诉、不给加班(收入的重要来源啊),扣你花红之类的估计都来了,凡是能收拾你的招数都会一一派上用场,要是在中国,估计这种大老板早就被扣上了“万恶的资本家,封建地主,暴君”之帽而被广大的无产阶级给专政了。

  炼狱般的军事化管理,造就了这里机务严格的遵时守纪之作风,根本不需要我们当年在学校学习的那“机务作风三十二个字”来保障工作纪律,也不需要天天开会宣传什么领导指示和精神。

  其次,严格的现场物资控制。

  机务的武器是工具,可是这儿使用的工具据说是公司建立的时候购置的,二十多年来很少有更新的,使用的时候不能不小心谨慎啊,弄坏了工具得自己想办法。弄丢了工具,那就得先提交证明,证明不是丢失在飞机上面,然后工程师签字;不用赔钱的话倒还好,如果需要赔钱的话,30新币,再加工具的成本价。

  机务所用的消耗品也是限量供应,一架飞机多少量是固定的,我们曾经修理过一架飞机到最后两周时已经用光了固定的量,此时没有手套、没有清洁布、没有鞋套、没有垃圾袋等,什么都没有了,感觉像打仗打到弹尽粮绝的境地,离胜利还有好远的距离。该如何去做?自己想办法啊,运气好的话找其它部门借,八仙过海啦。

  最后,就是国企、家族企业混合式管理。

  整个新加坡的国度,许多企业都是其总理李氏的家族企业,航空产业也如此,前面两点估计有些人觉得管理是很“牛”啊,下面再谈的肯定就比较有“新加坡”特色了吧,牛不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第一, 李氏家族企业在新加坡那就相当于中国的国企了吧,所以企业有些方面也与我们的国企性质差不多,比如有些工作可以由机器来替代的,非得都使用人力来工作,效率又低,可靠性又差,不过好处就是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啊。

  第二,加班和杀班的事情很有特色,在公司业务好的时候,公司巴不得你多加班,因此那个时候借机喝上一个小时的茶,老板们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是要是公司业务下滑的时候,正好相反,不但不给加班,而且上班时间管理很严,动不动就杀你的班(取消当天上班,没有收入啦),或者让你拿一天欢乐假(强制休假)。喝水二十分钟把得死死的,多一分钟都来杀你的班。

  第三,干活多的永远是少数人,而且肯定要去养活一大帮人,并且也总是这帮少数人被指手划脚地严格管理、监督和处罚。看过国内机务状况,虽然同我们一样每天都是汗水洗涤身体好几遍,然而国内机务的领导、管理、等级之现象与这边可截然不同,数字上我们虽然拿的新加坡币比人民币值钱,我们的付出可不仅仅是汗水,根本就谈不上国内机务还有组织的关怀,领导的慰问:冬天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的啦。

  机务的基层管理新加坡与中国是截然不同的风格,然而机务的汗水是一样的、辛苦是相同的、工作内容和适航责任也是一致的,今天的机务基层管理就讲这么多吧,还有很多很多内容,我会持续分享,今天大家也可以管中窥豹,自己来领悟更全面的基层管理吧。

  (作者简介:小沈,号玉佛缘,QQ:624689641,微信号:chanyifoxin,毕业于毕业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现就职于新加坡新科宇航担任机械员,专业修飞机,兼修佛学十余年,喜欢玉石珠宝之灵气,故号玉佛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