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2024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报告》。

2024年度评价机场共包括102家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万人次(按2023年统计数据)的运输机场。其中,1000万(含)以上量级机场38家,200万(含)-1000万量级机场36家,100万(含)-200万量级机场28家。本年度对1000万(含)以上量级的38家机场按照五个维度(旅客满意度、航空公司满意度、航班正常、投诉管理和专业评审)进行评价,其他两个量级的机场按照四个维度(旅客满意度、航空公司满意度、航班正常和投诉管理)进行评价。最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35家机场获综合优秀机场,另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16家机场,分获单项优秀和专项优秀。
《评价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民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4.6亿人次、飞机起降1240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5.9%、5.9%,两大运输生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底,累计完成通程航班备案6.65万班,服务旅客126万人次;千万级机场航班近机位平均靠桥率为83.8%;28家千万级机场对外公布缩短截载时间5分钟以上;“无纸化”便捷出行、行李全流程跟踪和“易安检”等服务举措惠及更多群体。
报告指出,未来民用机场的服务质量仍需在问讯服务、大面积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和机场无障碍设施建设这三方面加强。而从今年开始,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的范围、重心和重点将适度调整,千万级以上机场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及中小机场的通达性将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