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八大金刚”时代完美谢幕 新生代接棒守卫祖国蓝天

2021年11月30日,东航空中安全员钱岐华在同事们的见证下,迎来了自己光荣退休的重要时刻。“我们见证了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东航自成立以来空防安全零事故的辉煌!”谈及飞行34年的感受,钱岐华仍然难掩此时的激动。

自2016年11月,55岁的钱岐华从蓝天“退役”以来,他继续在自己热爱的空中安保领域从事着管理与教学工作,将自己毕生投入民航空防安全保卫工作的经验点点滴滴进行了总结回顾,把自己作为“反劫机英雄”舍生忘死守卫蓝天的精神传递给东航空中保卫“新生代”。在他的身后,34年航空安全员的职业生涯已然与时代密切联结在一起,书写了一部轰轰烈烈的上海民航发展史记。

1979年11月,18岁的钱岐华加入上海武警总队三支队,并于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6月,钱岐华加入上海武警特警支队。80年代中期,中国民航调用了一批特警队员保护航空飞行安全、预防和处置劫炸机事件,钱岐华一行20人从上海武警部队脱颖而出。说起当年选拔时的严苛,钱岐华记忆犹新,“当时就是按照空军的标准选拔的,非常严,选拔出来的20多人又全部到北京特警队进行航空安全保卫专项培训,在北京的专项培训结束后,这20多人回到上海,组成了上海公安局边防局特警支队,负责跟随中国民航第五飞行大队(也就是东航的前身),从事机上保卫工作”。1987年,特警支队解散,其中的12人转业到了虹桥机场,钱岐华一行8人继续作为空保跟机执行任务。同样在那一年,中国东方航空正式组建,这8名空保人员最终选择留下,成为了东航第一代航空安全员,被后辈们尊称为“八大金刚”。

90年代初,飞行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在东航“八大金刚”里,出了好几位反劫机英雄,钱岐华就是其中的一位。1993年7月6日,福州至上海的航班,飞机起飞后不久,就有一名歹徒拿着一个装有液体的瓶子,声称是硫酸,并试图冲击驾驶舱。经过四五十分钟的对峙后,瞅准歹徒一分神的工夫,钱岐华扑上去用了一招锁喉将其摔倒在地上,机组人员和旅客立即上前把歹徒制服。“歹徒挣扎时把我的手表带都拉断了,把他摔倒的时候,瓶里的液体洒出来了一些,洒到了我的嘴上和肩上,感觉辣乎乎的,但当时根本顾不上危险。”钱岐华事后才知道,瓶里的液体是敌敌畏农药。在事件处置过程中,他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应对在危急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0年,钱歧华被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评为先进个人;1993年荣获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公司集体三等功;1994年被上海市评为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中国民航总局评为优秀空中安全员;2001年被上海市评为军转干部先进个人;2014-2015年度被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2008年执行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包机任务中,他主动要求参加并与其他机组成员制定周密、细致的空中安全防范预案,还积极参与到搬运伤员的工作。在2011年利比亚撤侨艰难险阻任务、重要航班安全保卫以及其他遣返押解等航班任务时,也经常能出现钱岐华的身影。在执行重要航班任务、特别是面对安全保障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对侨民和装载的行李、货物实施100%的安全检查,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严格履行监控飞机和客舱安全的职责。

在日常飞航班之外,钱岐华还担负着另一重要职责:作为空保队伍的第一批成员,积累经验、带教新人、参与建立空保培训体系,为民航事业、为空防安全带起一支不断成长的团队。“八大金刚”们从公安部转入东航后,先后隶属东航飞行、客舱等部门,并随着民航对于空防安全的不断重视,最终成立了单独的空保部门。而无论身处哪里,编写教材、带教新人他们始终没有放下。今天,东航上海总部空保队伍规模超过1300人;而这些后辈们接受的培训、学习的教材,许多都出自“八大金刚”之手和他们自己的言传身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劫机案件逐渐减少、消失,但随着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全球民航业又遭遇了新的严峻安全挑战。而随着中国民航航班走向全球、世界各地,中国航空公司的空保员不仅登上了各个国内航班,也登上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地区航班,执行更加情况复杂困难的空防安全任务。一代代空保人员都深知,无论何时,民航安全举足轻重,要时刻牢记“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虽然最后一位“八大金刚”已离开飞行一线岗位,但他们带出的学员、编写的教材、开创的事业,已经成为民航安全重要的一部分,永远守卫着祖国的天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