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国际机体维修业务圆满成功 南航技术沈阳基地开启东北航空维修新篇章

2月20日,中国南方航空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迎来又一里程碑时刻——首架海外机体定检飞机尼泊尔航空9N-AKW顺利出厂。这不仅标志着沈阳基地成为东北地区首家承接国际航司机体维修业务的单位,更意味着南航机务维修产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沈阳基地此次承接的尼泊尔航空A320飞机定检项目,是东北地区首次以“进出境修理物品”形式开展的国际机体维修业务。尼泊尔航空4架次A320飞机的定检工作将分阶段进行,首架飞机9N-AKW的5C检历时11天,于2月9日正式开工,并于2月19日高质量完成全部维修任务。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沈阳基地多年来深耕航空维修领域的积累。近年来,沈阳基地坚决落实国家、公司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沈阳基地坚持做强机务主业,维修产品覆盖了MRO产业链上除起落架、发动机大修外的所有领域,构建多方位、多业务、多渠道、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国际一站式飞机维修平台。沈阳基地面向“卡脖子”领域技术创新,成功打破OEM技术壁垒,从MD82机腹结构的创新性再造,到MD90断翼的精湛修复,从A320鲨鳍小翼的专业修理,再到立项攻关辽宁省政府重大科技项目,多次荣获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一等奖。沈阳基地积极拓展三方客户,取得了CAAC、FAA、EASA、韩国、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多国维修资质,与国航、东航、海航、大韩航空、汉莎航空等三十多家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第三方维修业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国际维修业务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涉及跨国协作、海关监管、航材保障等多重环节。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沈阳基地联合南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尼泊尔Reewire公司等合作伙伴,建立了“四方技术协议”框架,明确责任分工与工作标准。

在海关监管方面,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全程提供政策支持,创新采用“特殊监管区域+飞机维修”模式。维修现场严格执行6S管理标准,航材分类存放、记录可追溯,确保符合海关视频监控与现场检查要求。此外,沈阳基地各部门紧密配合,生产管理部统筹协调、大修部门精准施工、航材团队保障供应、安全质量部严格把关,形成全链条协作机制。每日例会和双日协调会制度,更成为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确保项目进度与客户需求无缝对接。

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服务能力的全面考验。尼泊尔航空代表在出厂仪式上表示:“沈阳基地的专业态度和高效执行力令人印象深刻,这为未来长期合作注入了信心。”事实上,项目执行过程中,基地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每日向客户提交结算清单,确保费用透明;针对工卡签署、航材保障等差异化要求,快速调整流程;在客户临时提出需求时,主动协调资源,保障维修周期不受影响。

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正是沈阳基地拓展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次项目,基地不仅积累了跨境维修的实战经验,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了中国航空维修企业的高标准服务能力,为后续开拓东北亚、南亚市场打开了窗口。

沈阳基地首单国际业务的成功,离不开政策与产业的双重驱动。近年来,沈阳市将航空产业列为千亿级产业链重点打造目标,沈阳空港经济区更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搭建产业平台,为基地发展注入活力。本次项目作为沈阳临空产业一站式飞机维修服务基地的“试金石”,为未来承接更大规模国际业务提供了范本。

沈阳基地总经理董宇在出厂仪式上强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聚焦高附加值业务,持续提升维修能力,助力沈阳市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航空维修产业集群。”这一目标与国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契合。沈阳市通过推动沈阳基地、沈飞民机、沈飞国际、黎明发动机等龙头企业航空维修产业升级,有望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东北,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首架尼泊尔航空飞机的成功出厂,只是沈阳基地国际化征程的起点。根据合作意向,第二架A320飞机9N-AKX的5C检将于2025年4月启动,后续更多的境外飞机定检项目也已在谈判进程中。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