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载烟花如何“出圈”

  在中國,春節是一年中最溫暖的團聚時刻,是流淌在血脈裏的文化基因。從“傳統節日”到“文化遺産”,乙巳春節更折射出我國經濟的蓬勃活力。

  煙花照亮夜空 三地共赴新春之約

  除夕當晚八點,萬載古城一改白天的靜謐,一場以“申遺成功 天下大同”為主題的煙花秀,如夜空中盛開的繁花,瞬間點亮了整個古城的上空。此刻,在千里之外的廣東龍門煙花主題樂園和海南博鰲東嶼島,同樣的煙花盛宴也在上演。煙花在不同的城市上空綻放,卻有着相同的主題,相同的祝福,將三地的人們緊緊相連。

  據了解,這場集主題煙花秀與沉浸式場景互動於一體的活動,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2月12日元宵節,預計總場次達40場,現場觀眾已突破50萬人次。

  從傳統製造到文化産業 煙花人的十年蝶變

  “我們不甘心煙花産業一直停留在傳統製造業的框架裏,它應該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場煙花秀的總策劃曾鳴説。在他們十年努力下,煙花産業從大眾眼中那個落後、陳舊的製造業,逐漸轉型為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文化産業。但曾鳴深知,這只是一個開始。“與新質生産力的無限可能相比,我們現在所做的只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他結合春節申遺成功這個特殊時刻,與最具表現力的煙花深度融合,借助無人機、激光投射、天幕投影等低空技術,打造出一個能讓全球共享的低空新圖騰。

  曾鳴還提到,煙花其實是低空經濟的“元老”,隨着低空技術的不斷發展,煙花將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表演形式,而是成為一種全新的低空媒介,承載着新的敘事和內容,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創新與協作 打造煙花的天空商標與情緒資本

  為了讓“天下大同”的情感在觀眾心中産生強烈共鳴,曾鳴帶領團隊開展大量跨媒體、跨文化的創新協作。在活動現場,從工廠裏別具一格的煙花造像,到夜空中如夢如幻的無人機表演;從沙漠中的黃沙書寫,到雪山上的創意畫面;從熒光棒上的字樣文案,到主持人的激情領唱,每一個元素都圍繞着“申遺成功 天下大同”這一主題,共同編織出一場充滿溫情與感動的新春盛宴。

  曾鳴&&,未來,他們將繼續在不同的文明、人群和場域中,探索煙花文旅的更多表達形式,共同構建新質生産力統一戰線,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書寫屬於煙花産業的新篇章。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