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大市杭州如何挑大梁、当头雁?昨日,杭州召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我市在承接省“8+4”经济政策的基础上,迭代更新市级“8+4”经济政策。新一轮政策总共包括8个政策包57条政策条款,政策再加量、力度再加码、兑付再加快。
在框架上,今年的政策体系仍是“8个政策包+4张要素保障清单”,即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8个政策包,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4张要素保障清单。
“今年,杭州对智能物联、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21项存量政策进行‘加码’,新增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等18项政策。同时,‘8+4’经济政策市级财政资金从去年的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我市专门统筹15%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希望培育更多类似于DeepSeek、宇树科技这样的创新企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面,2025年,杭州着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雏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300项以上,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市级科技重大项目占比不低于80%;全年实施科创强基项目18项以上。
根据政策包的安排,杭州将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更加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今年杭州将实施以设备更新为主的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新增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600亿元左右,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
服务业强则产业强,服务业兴则城市兴。2025年,杭州还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方位扩大内需。在以旧换新方面,扩大范围支持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加大电动自行车换新补贴力度,简化补贴申领程序、优化兑付方式。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2025年,杭州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32亿元,滚动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超300公里。为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全市力争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100条。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包中,杭州锚定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目标,力争全年批发业销售额突破5万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2.9万亿元,数字贸易额规模达3350亿元。在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包中,我市将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集中精力抓好省重大项目2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市重点项目9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2300亿元以上。
为推动城乡区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协调发展,杭州聚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30个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杭州将扎实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方面,全面推进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幼有善育”方面,持续打造便捷、安全、科学、多层次的普惠托育服务生态;“学有优教”方面,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6所,新增学位5万个;“弱有众扶”方面,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