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讯:近日,民航局发布《实施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RNP AR)飞行程序的适航和运行批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全面修订了RNP AR运行的适航和运行要求,提出了机场公共RNP AR飞行程序的理念,大幅简化飞行人员训练和航空运营人验证试飞要求,促进RNP AR运行相关的飞行程序设计、补充合格审定、运行经验和经历的充分共享。这不仅为运营人、机场、空管等单位提供更大的便利,也为国际民航RNP AR运行的推广提出了中国方案,奠定了我国RNP AR应用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长期以来,民航局积极推进RNP AR的应用, 拉萨贡嘎机场于2005年建立中国民航首个RNP AR程序,目前已有21个机场具备RNP AR运行能力。随着RNP AR运行的逐步深入开展,为解决不同航空公司设计的RNP AR飞行程序的路径、航路点命名各不相同等问题,2012年,民航局在九寨机场开启公共RNP AR飞行程序试点,将RNP AR程序设计成“水平航迹、航段最低超障安全高度、航段控制点、决策点”等四统一的公共程序。今年6月,拉萨机场正式推出“更多统一、全面共享、充分公开、便于普及”的机场公共RNP AR程序,正式开启RNP AR飞行程序从公司客户化到机场公共化的新纪元。
在创新提出公共RNP AR程序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航空运营人运行政策和审定标准也在与时俱进,为充分发挥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性能提供更有利的空间,保障公共RNP AR理念落地出成效。《指南》将RNP AR程序、运营人运行能力、飞机能力、飞行员资质分开管理。若运营人使用机场公布的公共RNP AR程序,则无需重复审定程序并进行实地验证;若飞行员已有相应经历,即便新增一个机场的RNP AR程序,也无需再进行专门训练。但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提,依据《指南》,若RNP AR程序与规范存在偏离、或提出特殊的技能或运行要求,运营人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南》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RNP AR的运行门槛和使用成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极大地简化RNP AR的审定,有力推动RNP AR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此外,《指南》对简化RNP AR运行审定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给予进一步明确。对于运营人新增RNP AR运行的航空器和设备进行审定,需重点关注与已运行RNP AR的航空器和设备的差异,分别从飞行管理系统(FMS)、地形告警系统(TAWS,例如T3CAS、EGPWS)、发动机型号等方面考虑采取模拟机验证或飞机性能分析检查。对于每一个实施公共RNP AR运行的机场,运营人则需重点关注公共RNP AR程序偏离ICAO DOC 9905、8168程序设计原则的差异部分、公共RNP AR程序设计报告中所列障碍物对应的飞机性能分析和越障分析、机型与机场运行特点的匹配性,以及可能要求的飞行机组的经历和特殊训练等与机场提供的公共RNP AR程序FOSA报告中的差异性内容。
自2006年12月《要求授权的特殊航空器和机组(SAAAR)实施公共所需导航性能(RNP)程序的适航和运行批准准则》发布以来,RNP AR技术和应用逐步成熟和完善。实践证明,机场公共RNP AR程序可以较大地节省航空公司RNP AR程序的重复设计和客户化方面的费用,减少一个机场多条轨迹及不同命名带来的管制指挥风险,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裕度。
民航局飞标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民航将加大力度实现现有RNP AR程序的公共化,将公共RNP AR程序和运行从当前的高原复杂机场逐步拓展至有需求的北京、昆明等繁忙枢纽机场,更为充分全面地发挥RNP AR的潜能,进一步提高航班安全飞行品质和机场的运行效率,为广大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和良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