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6年7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北京新机场航空公司基地建设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民航发﹝2016﹞50号),明确提出东航、南航等天合联盟成员整体搬迁至北京新机场运营,并作为北京新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分别承担北京新机场航空旅客业务量40%的目标进行基地建设。对于整体搬迁至北京新机场运行的主基地航空公司设置4年过渡期,其原有在首都机场的所有国际、国内及港澳台航线航班可全部平移至新机场,同时停止其在首都机场新增航线航班,并将在国际航权、航线航班资源分配、机场收费、首都机场原有资产处置、经营地面服务业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置4年动态调整过渡期,这是根据世界级机场群发展规律、全球民航发展趋势和我国民航发展现状,所作出的综合判断。由于主基地航空公司是北京新机场运营的主体组成部门,这必将引发机场、空管、综合交通、公共政策等主体,都将围绕4年过渡期作出战略安排。
二、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的考量因素和主要特征
(一)全新的基础设施需要充分磨合并逐步增加运行压力
北京新机场是一座全新的大型国际枢纽,整个运行系统十分庞大、极其复杂。四条跑道组成的飞行区、7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航站楼、军民航“地分天合”的空域、纵横地下的航空油料保障系统、隐藏于建筑物和地下的能源供应系统、贯穿航站楼地下的大型高铁站以及各种配套生产生活设施,从初始运行到协同运行,从设施设备之间的协同运行,到人员与设施设备的协同运行,都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磨合过程。而且,在初始运行阶段,运行压力需要逐步增加,让一座全新的基础设施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在一个城市运行两个大型国际枢纽在我国尚属首例,在全球也属鲜见。因此,在过渡期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确保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后的初始运行阶段万无一失。
(二)市场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消费习惯培养过程
多年来,北京地区的航空旅客,已经习惯于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一主一辅”的机场布局。一说去机场,十有八九是指去首都机场。然而,北京新机场启用之时,南苑机场关闭,北京地区同时出现两个大型国际机场,届时市场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如果仅从地面距离角度考虑,大致可以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界,来划分两个机场的市场辐射范围。但是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看,航空旅客会考虑航线航班选择性、服务价格的经济性、地面交通的便捷性、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等多种因素。考虑到北京新机场初始运行阶段,新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仍然会在首都机场保留相当数量的航班,加之多年形成的消费习惯,北京地区的航空旅客多数还会继续在首都机场出行。
(三)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将引发京津冀地区航空市场重塑
从空间布局看,北京新机场坐落于首都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围成的三角形的中心位置,使得京津冀地区四个主要机场之间的距离,较之前三个主要机场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各个机场之间市场辐射范围的重叠区域大为增加,航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将是北京长安街两侧地区、天津市西北地区、雄安新区、保定市等。特别是伴随着“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提速,拥有综合交通优势的机场将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在京津冀机场群“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总体目标之下,京津冀四个主要实施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机场群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更加便捷的航空服务。这个基于航空市场需求的机场功能定位调整,同样需要一个较长时期。
(四)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将引发全球航空市场格局调整
当前,虽然出现一些跨航空联盟的合作,比如寰宇一家的美国航空与天合联盟的南方航空的战略合作,星空联盟的汉莎航空与寰宇一家的国泰航空的代码共享,但是,从总体看,航空联盟依然主导着全球航空市场的格局。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前,航空联盟在首都机场的一个屋檐下,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新机场建成后,北京航空枢纽由一个航点变为两个航点,主基地航空公司分属两大航空联盟,必将引发两大航空联盟在两个航点上,集中优势资源,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来争夺在北京航空市场的竞争优势。在我国经济总量和航空运输量均排名世界第二的背景下,北京航空枢纽将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空枢纽,更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吸引力。这对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布局和全球航线网络布局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三、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的战略发展目标
从前文所述的考量要素和基本特征看,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的战略目标是多重的。
1.确保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后的初始运行万无一失。北京新机场从建设之初就受到全球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新机场时强调,北京新机场建设要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每个项目、每个工程都要实行最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要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这既是对工程建设提出的,也是对建成通航后的初始运行提出的。要全力做好人员与设施设备、设施设备与设施设备的协同运行,确保四年过渡期的初始运行万无一失。
2.协调好北京两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均衡式、差异化运营。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后,北京地区将出现两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如何处理好“双枢纽”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双枢纽”的核心作用,成为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总书记的重大关切之一。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及北京地区的市场容量、市场结构等因素分析,北京“双枢纽”应该坚持均衡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
3.促进以首都为核心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后,京津冀地区将形成“双核双辅多节点”的机场空间布局,即以北京“双枢纽”为核心,以天津和石家庄机场两个区域枢纽为重要辅助,以多个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为重要节点。北京新机场在四年过渡期,将迅速成长为全球排名较为靠前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对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4.提升全球航线网络中北京枢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航空市场发展迅猛、潜力巨大,是航空联盟的必争之地。在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星空联盟、天合联盟等将持续发力,集中全球优势资源打造北京航空枢纽。有北京新机场的加盟,北京航空枢纽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亚太国际航空枢纽之争将会尘埃落定。
四、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的阶段重点任务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背景下,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场、空管、油料、航空公司、综合交通等运营单位共同完成好初始运行的保障任务,加快北京新机场产能释放。北京新机场是由机场工程、空管工程、油料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外围交通配套工程等共同组成,这些工程分别由不同项目法人规划建设,投入运营后将组成一个庞大的综合性航空运输系统。在四年过渡期的初试运行阶段,这个庞大的综合系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各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机场、空管、油料、航空公司、综合交通等运营单位通力合作、制心一处,才能保证北京新机场加快释放巨大产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做好首都机场相关航线航班平移工作,初步建立北京“双枢纽”航线网络,推动航空联盟加快北京航空枢纽布局。东航、南航等北京新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要根据北京新机场资源配置和初始运行计划,平稳有序开展航线航班平移工作。其他航空公司在统一安排下,逐步进驻北京新机场。逐步建立北京“双枢纽”并驾齐驱、独立运营、适度竞争、优势互补的航线网络,推动星空联盟和天合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将北京航空枢纽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数一数二”的全球航线网络关键节点。
3.不断完善航权分配、航线审批、时刻优化以及机场收费等相关政策,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后,北京地区将出现两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当前,国际航权分配政策、航线航班经营许可政策、航班时刻管理政策、机场收费政策等公共政策,有的已经出台新的管理办法,有的正在加紧酝酿研究。在四年过渡期内,还根据航空市场变化情况实施动态调整,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创造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
4.完善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战略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设好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首先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等战略部署,做好机场群一体化的总体战略规划,各个机场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在四年过渡期,持续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滚动修编机场群战略规划及其实施方案,为建设好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动力源。
五、结语
北京新机场建成通航,不仅为首都增添一座标志性建筑,更是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提供腾飞的翅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源,将引发全球航空资源的优化重组,这将是一个较长的动态调整过渡期。北京新机场四年过渡期,既是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又是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从全球“并跑”到全球“领跑”的关键时期。以北京“双枢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将与全球其他世界级机场群一起为全球民航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动力源。
(航家作者:杨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