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3日,青涩的少年、大包小包的行李、熙熙攘攘的人群,构成了沈阳火车站普通的一天,但对这个少年来说,这是他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刻。从这一天起,他将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
刚刚进入航校的马剑波
初入军营 崭露头角
刚到军营,每天早上6点刚过,年仅16岁的马剑波就要和战友们一起出早操,然后跑步、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当时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是部队的要求依然严格,严格到上下楼都需要请假。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剑波慢慢适应了部队的生活节奏,训练之余也会和战友们一起打打篮球。
对于一名空军飞行员,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来说,飞行是一件光荣且危险的事情。在那个年代,部队飞行员的淘汰率非常高,在报考的人里面,通常只有15%的人能最终穿上军装。而那个年代机械自动化程度远不及现在,导致飞行过程中机械故障频发,因此战斗机驾驶员成为了一个十分稀缺的资源。
1984年6月22日,凭借着在航校的出色表现,马剑波以全优的成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在他看来,党员不仅仅只是一个身份,更代表着一份责任与义务。于是,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马剑波为了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地提高训练标准,以实际表现,来激励战友,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临危不乱 心系国家
在去年上映的电影《萨利机长》中,机长萨利在面对飞机遭遇鸟击导致发动机被毁的情况时,凭借多年飞行经验,冷静操作,将飞机降落在哈德孙河上,从而拯救了飞机上所有乘客的生命。而在马剑波的飞行生涯里,也有这么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
那天,他正常执行战斗训练科目,结果在空中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停止运行。这个时候马剑波并没有惊慌,而是依然按照训练中所学到的内容,及时进行相关操作,最后发动机重新启动。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和山头最近的距离不过300米。事后,他回想起这个情况,依然心惊胆颤。不过马剑波告诉我们,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根本没想过跳伞逃生之类的事情,因为国家付出了心血在培养他,而且一架战斗机对于80年代的国家来说尤为珍贵,因此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安全地保护好飞机。当然,最后他也做到了。
军中五载,乡情难忘
部队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一周只有星期天可以和战友轮流出去,更不用说回家探望父母了。入伍之后,马剑波第一次回家是1986年,也就是入伍5年之后他才第一次回家,第一次见到父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在部队待了5年之后,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他却是连一句家乡话都说不出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和街坊邻居的交流,更不妨碍与视自己儿子为骄傲的父母之间的沟通。
空军时期的马剑波
转战民航,热血依旧
接近1900小时的歼7飞行时间、一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以及无数优秀的飞行表现,这就是马剑波在空军留下的成绩。2001年,在入伍20年之后,他选择从部队转业到海南航空,从事民航飞行。2007年,西部航空正式开始运行,于是马剑波毅然选择来到西部航空,与西部航空共同前行。民航客机与战斗机比起来,有着很大的不同。于是马剑波努力学习知识,很快便适应了民航飞行,并且依然严格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
飞行之余,马剑波还承担着一部分机队管理工作,使得自己的生活像一口井一样盈盈满满。由于在部队也从事过管理工作,所以在公司里,做起这些工作来也是更加得心应手。近两年,公司高速发展、势如破竹,也让飞行员们承担着很大的飞行压力。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今天的付出,都是在铸就明日的辉煌。
2016年,马剑波作为西部航空推荐的党员代表被海航集团评为优秀党员,这荣誉也见证了他32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生活。
从1981年到2017年,36年的飞行生涯,马剑波见证了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也陪着西部从无到有,成长为如今的“SKYTRAX中国最佳低成本航空”。青春不再,热血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