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凯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坤提出建议,“打造哈尔滨通用航空枢纽机场,为短途运输、医疗卫生、旅游观光、抢险救灾等活动提供服务,同时建设黑龙江航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促进通航产业群融合发展。”
通用航空产业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领域。去年,国家发改委将哈尔滨市列为全国26个首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综合示范区之一。哈尔滨市还出台了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鲜明供给优势的通航产业,正在成为哈尔滨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发展通航产业龙江优势明显
2016年5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黑龙江发展通用航空及飞行服务保障领域有明显的产业、人才、运营以及基础条件等多方面优势。”田立坤说,哈飞、东安等拥有成熟航空工业经验的老牌国企,还有中国航空气动研究院、哈工大、东北轻合金、第49研究所等一批与航空工业配套的科研院所、2.5万航空科技人员、8万多航空产业技术工人,哈工大、哈工程每年还源源不断地为航空工业输送高技术人才。全省有13家通用航空企业,北大荒通航公司和飞龙通航公司在全国通航企业规模和运营能力方面排名靠前,省内共有通用航空器208架,约占全国10%。
发挥哈尔滨通航枢纽辐射作用
抢抓通航产业发展机遇,哈尔滨已经在行动。去年哈尔滨出台了《加快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的行动计划》和《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通用航空飞行条件成熟、保障体系完善、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要素集聚的局面,“一核四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田立坤建议,要通过打造哈尔滨通用航空枢纽机场,为短途运输、小型飞机停靠、私人飞行、医疗卫生、旅游观光、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训练体验、无人机飞行等活动提供服务。依托运输网络平衡地区发展,增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并逐渐形成以枢纽机场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各类高新技术生产企业和相关服务业聚集的临空经济。通过枢纽机场及航线网络的辐射、集聚效应,调整周边的经济和产业结构。
支持黑龙江通航服务产业群融合发展
田立坤表示,由于国内通航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在开展通用航空及飞行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着飞行保障体系不健全、机场建设滞后、通用航空专业人员短缺及运营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
产业发展的初期,恰恰是龙江通航发展的机遇。田立坤建议,结合黑龙江通航发展先天优势,高起点建设国内一流的黑龙江集地面保障、飞行服务、空中管制于一体的通航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以黑龙江现有航空制造、通航运营产业为基础,发展通航信息化基础服务保障产业,辐射带动航空器制造及保障、信息产业、空管装备等领域发展。
同时,要加快哈尔滨市通航产业相关重大项目建设,助力转型升级,包括通航飞机制造、通航特色小镇、低空旅游观光、通航运营基地、通航飞机维修、航材供应等项目,形成通航特色产业聚集区,围绕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开展研发条件、试验环境、产品制造等方面的建设,打造未来通航交通产业中心、航空装备中心、通航服务保障中心,促进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国内领先的通航服务产业群,助力黑龙江通航物流体系建设,为植保无人机等新兴项目提供保障,为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提供高新技术成果支撑。
(来源:《哈尔滨日报》王媛、王坤、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