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参数对空管业务影响

摘要:伴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航空管的各类业务需要在区域管制中心、航管楼及数据中心等多地进行流转及信息共享,如雷达业务、甚高频地空通信、电话业务、转报业务等,以上业务作为基础数据在各自动化系统、内话系统进行融合,业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大大影响了管制用户的使用及空管的运行效率。因此,传输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传输网络维护部门更关注网络设备端到端的数据是否一致,而对于数据本身的特性及参数了解不够深入,存在网络层与应用层认知的偏差,导致传输设备的网络参数不能准确地匹配业务的特性,存在排故效率不高,协同能力不强的问题较低。笔者将基于工作中遇到的甚高频、内话、雷达案例进行分析,以说明网络参数对于业务的影响。

关键字:网络参数;空管业务;认知偏差;影响

一、网络参数对甚高频地空通信时延的影响

(一)网络结构及硬件

西北地区民航通信网TDM承载网(以下简称TDM承载网)始建于2019年,网络拓扑采用双星型分层设计,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构成,硬件采用汇聚设备NE20E-S16、接入设备FA16-T-60(AR3260),使用双交流、双主控方式接入。FA16-T设备是在华为路由器基础上,研发的空管专属版本,故暂无通用、成熟、稳定的空管业务使用案例。以下,笔者将简述在TDM承载网运行过程中,维护人员得到网络参数对于甚高频业务时延及网络带宽的影响。

(二)现状

现阶段TDM承载网带宽资源不足的问题,TDM承载网的甚高频占用的理论带宽为250K,实际测试带宽占用210K左右。从传输机制层面分析,TDM承载网采用基于IP的转发技术,在语音包基础上封装MPLS和IP报文,必然比传统的PCM设备占用64K带宽大。但可通过命令tdm-encapsulation-number XX来调节甚高频压缩率,其中XX表示压缩数值,可选参数为8-40区间内8的倍数(8/16/24/32/40)。

对此,我方针对压缩参数对带宽及业务时延的影响进行了采样测试及分析。

  • 测试过程及结论

以庆阳甚高频台站为例,网络拓扑如图1。在庆阳端打环,在区管落地端查看压缩率不同情况下带宽及时延的数据,带宽数据从TDM承载网ESIGHT网管上获取,甚高频时延数据由恒光HCT-8810测试仪提供。

图1 庆阳节点至西安区管拓扑图

测试方法如下:

在庆阳节点进行打环,即:将 E&M 端口上的发音频与收音频连接,将 E 线与 M 线连接。

在区管端使用HCT8810测试,步骤为:1、对HCT8810仪器进行驯服,否则测出的时延值不准确。2、点击进入“协议一致性测试”模块—“甚高频测试”模块,测试通道选择“信令/音频”,测试模式选择“环路模式”。3、记录“信令/音频时延”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在环路模式下,由于测试结果为上行链路加下行链路的时延,故时延测试结果需除2,得出音频、信令的实际时延。

图2 HCT-8810甚高频环路测试示意图

测试结果如下:

表1  压缩率对甚高频业务时延的影响情况

压缩率

时延

信令时延(ms)
(上行+下行)

音频时延(ms)
(上行+下行)

信令时延(ms)
(单向)

音频时延(ms)
(单向)

8

平均

23.74

53.45

11.87

26.725

最小

22.75

53.15

11.375

26.575

最大

24.43

53.81

12.215

26.905

16

平均

25.31

57.44

12.655

28.72

最小

23.81

52.44

11.905

26.22

最大

26.72

57.46

13.36

28.73

24

平均

25.76

64.31

12.88

32.155

最小

23.94

62.81

11.97

31.405

最大

28.02

64.58

14.01

32.29

32

平均

26.67

69.38

13.335

34.69

最小

25.41

68.69

12.705

34.345

最大

30.06

69.83

15.03

34.915

40

平均

29.39

71.31

14.695

35.655

最小

25.95

71.18

12.975

35.59

最大

30.86

72.33

15.43

36.165

表2  压缩率对甚高频业务带宽的影响情况

压缩率

8

16

24

32

40

业务带宽(k)

263

231

207

148

102

结论:

通过以上的采样结果可以看出:压缩率越高业务占用带宽越小,但同时会导致更大的打包时延,从而引起甚高频业务时延的增长。

根据TDM承载网项目建设文件,甚高频业务的单向传输时延需≤70ms。本次测试的台站在压缩率取值为最大(40)时,音频及信令时延的单向传输均小于70ms。但每个台站的中继链路时延均不一致,故建议在割接业务前,在不同的节点进行压缩率取值的时延及带宽测试,以保证符合甚高频的时延要求。

二、网络参数对电话业务的影响

(一)西安区管电话类业务的情况及风险

现阶段,西安区管的电话类业务主要由C&C08程控交换机承载,为单设备双中继运行。电信运营商中继异常时,电话业务自动切换至备用联通中继,由于所有号码均为电信号段,故电话呼出正常,外部用户却无法通过原先电信号码呼入。在电信中继异常时,需管制用户使用移动插卡电话进行应急。

由于相邻管制区用户及其他外部用户不熟知此应急方式,大大增加了现场管制员的沟通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存在一定风险。

  • 测试方案

针对以上情况,维护人员使用2套SCHMID ICS 200/60内话系统及路由器MSR-5660搭建测试环境,构成AB内话系统小型语音交换网,实现A内话系统单用户自由呼叫B内话系统多个用户的效果,从而避免C&C08程控交换机单设备保障的风险。

此方案优点如下:

  • 内话系统为管制用户常用工具,用户熟练度较高,且无需拨号操作,降低了应急情况下人为误操作的风险;
  • 均使用内话及网络现有系统及中继资源,仅需新增业务板卡,成本较低。

测试环境搭建如下:内话侧,使用两套SCHMID ICS 200/60内话系统的有线板卡配置CB电话;网络侧,利用2台路由器MSR-5660采用FXO板卡-FXS板卡配置VOIP通道,拓扑图如图3。由于笔者为网络设备维护人员,在本文仅对网络相关参数配置进行阐述。

图3 内话系统一对多结构示意图

在测试过程中,遇到两项问题:

  • 摘机后,并非立即接通,等待时间为1-3S才出现拨号音;2、用户侧时常存在占线情况,而实际上用户并未使用该端口,不应出现占线音。

针对以上问题,维护人员进行了配合调测,最终找到了根因。

 处理过程如下:

  • 维护人员发现在语音端口下的 time dial-interval 参数会影响拨号时长,time dial-interval可选范围为1-15,该参数与拨号时长成正比,参数越大用户拨号的等待时间越长。最终设置time dial-interval为1,解决拨号时长过大的问题。
  • 针对测试过程中时常出现占线音的情况,维护人员在路由器FXS端口(图中B点)重新打线后即可恢复,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依旧出现占线故障。
  • 更换FXS端口进行测试,依旧出现占线故障。在频繁测试过程中,发现占线的规律:每拨打3次,有2次通话正常,1次出现占线音。维护人员怀疑为路由器业务配置原因。
  • 查看业务配置,均正确,但路由器B中存在两个模糊匹配的VOIP通道。怀疑故障原因为:电话业务通过VOIP模板进行寻址,由于路由器中存在两个模糊匹配的模板,路由器B在拨号寻址时,随机选择路径,寻址至内话系统A的用户,则通话正常;寻址至其他路由器时,电话出现占线音。
  • 删除一个模糊匹配的VOIP通道后,用户使用正常,不再出现占线的情况。
  • 结论

本次测试验证了可以通过MSR5660路由器与SCHMID内话系统进行一对多的电话业务传输。在网络参数的选择上,建议拨号参数time dial-interval选择1,且在路由器上仅配置一组模糊匹配的VOIP模板。

  • 网络参数对雷达业务的影响
  • 故障现象及业务传输路径

西安区管自动化反馈华北区域的蛮汉山雷达偶发性目标分裂,持续时间较长。蛮汉山雷达传输路径如下:蛮汉山雷达有C1、C2及冷备路保障,C1路由西安区管维护的核心网北京节点送至西安区管,C2路由核心网兰州节点送至西安区管,冷备路为华北空管局维护的vangaurd网络传输。网络拓扑详见图4。

图4 蛮汉山雷达业务拓扑图

  • 排故过程

由于不定期出现目标分裂会严重影响到自动化系统运行,给管制员指挥带来很大的误导性,为飞行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故一旦出现目标分裂,自动化就会屏蔽该路雷达,维护人员不能掌握业务的实时状态。由于故障出现的随机性高、监控实时性差、故障无法复现等问题,为排故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故障处理过程如下:

  • 在网管上,西安区管节点与北京区管节点进行对PING,时延最大值在15ms-17ms,网络时延正常。
  • 维护人员联系用户确认业务使用情况,华北区管反馈华北自动化均正常,而西安区管及兰州自动化均反馈该路雷达出现偶发的目标分裂。
  • 在A、B、C点使用HCT-8810查看实时结果、报文分析、流量统计,发现A点及C点的流量统计模块的速率统计均为4K,而B点为19.2K。与华北空管核实,蛮汉山雷达更改为S模式,业务带宽有所增加。
  • 修改核心网蛮汉山雷达业务速率为4K后,用户反馈故障消失。
  • 原因分析

常规情况下,目标分裂往往原因为雷达业务时延较大,而从网络层面来说,运营商中继链路质量不佳、中继频繁瞬断、业务通道带宽不足、MTU缓冲区过大3类原因均可能产生雷达业务时延较大。同时,雷达原始数据的最大帧长过长,也可导致雷达业务时延较大。

  • 结论及建议

面对用户对数据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身为一线技术人员,需加强对各类业务特性更深层次的认知,主动测试不同网络参数对业务的影响,需不断探索和总结网络拥塞、丢包等异常情况对于应用层业务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诊断分析及定位。同时,在空管系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雷达、甚高频台站的持续增加,更加深了组网的复杂度及网络震荡概率,维护人员需对复杂网络的鲁棒性、自愈性给予持续的关注及研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