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头机场成功解救一只翅膀根部受伤的巨大猫头鹰,并联系包头市动植物保护中心进行救治,截至目前,受伤猫头鹰已恢复正常进食,康复后将择机放飞大自然。

将保护动物移交动植物保护中心 (李晓海/摄)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 (李晓海/摄)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猫头鹰为雕鸮,号称“暗夜杀手”,是猫头鹰家族中体型的王者,成年雕鸮体长可达55-97毫米,双翅展开翼展超过1.5米,主要以各种鼠类、昆虫和其它鸟类为食。在《运输机场危险鸟种名录》中属于4级危险鸟种,对航空器活动影响较大,此次是近年来首次在包头机场飞行区内发现该物种。
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候鸟南迁,包头机场飞行区内鸟类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随着近年来周边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飞行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鸟击防范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为做好秋冬季鸟击防范工作,包头机场在常规驱鸟方式基础上,尽可能采取生态驱鸟的方式进行作业,努力探索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以应对不断变换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鸟共享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