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42年民航生涯 最后一棒因“战疫”而“出圈”

他的42年民航生涯 最后一棒因“战疫”而“出圈”

8月31日,一位年届花甲的共产党员、资深民航人,走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一如之前四十二年间在民航的每个日日夜夜。唯有同事们经过他办公桌时以及微信对话框里不时跳出的祝福问候,才透出这个日子的不同:这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天。

e1.jpg

在东航运控中心工作现场的彭海彦(东航供图)

他叫彭海彦,东航国动办副主任,既是四十余年间,民航岗位上的默默坚守者,也是战疫的2020年,《东航“防疫父女档”:连轴未休的父亲送空乘女儿上包机》、《记者直击:短短45分钟,东航这样落实突发紧急包机》等等新闻热点中,被公众点赞的男主角。

跑偏预期的2020,两代人并肩抗疫的新春

d8.jpg

随着80年代的民航改革,彭海彦告别了民航兵的身份,开始了新历程

1978年,中学毕业的彭海彦参军入伍成了民航兵,经过训练后成为民航华东管理局通讯队的一名无线电机务员,开始了40多年的民航生涯。

随着民航改革,彭海彦的工作先后转到民航华东空管局、中国东方航空,东航运控部门,则是他坚守最久的地方,先后担任过总调现场指挥员、重要运输保障主管、运控中心总值班副主任、运行支持部总经理、国动办副主任等多个岗位。

2019年4月,彭海彦在东航国动办履新。彼时已经59岁的老彭估摸着,这应该是自己在东航、在民航事业上坚守的最后一班岗,他依靠扎实的业务、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很快上手胜任。他也给2020做起了规划:除了干好工作之外,女儿女婿都是东航空乘,等忙过春运高峰,刚好得空把婚宴办了;婚宴忙完,自己休个年假,约几个老朋友走一走、逛一逛……

1月24日,中国民航承运的首支援鄂医疗队从上海虹桥机场搭乘东航航班出发(东航供图)

而这个预期,从2020年1月24日农历除夕那天开始,彻底“跑偏”了。

除夕夜19:40,东航接到民航局重大办部署,须紧急协调一架飞机和机组,执行MU5000航班,运送上海市第一支援鄂医疗队,该航班也是民航第一班驰援武汉的包机,包机协调任务落实在了国动部门。

d4.jpg

东航执行民航首班援鄂医疗队包机从上海虹桥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东航供图)

一声令下,正准备和家人守岁过年的彭海彦赶回办公室,从这一刻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最后一棒就和战疫牢牢联系在了一起。

除夕晚21时许,来自上海市各家医院的136名医护人员陆续赶赴虹桥机场集结,在老彭和同事们的协调下,东航与有关方面一道,设置绿色通道,为医疗队办理值机及行李托运手续,东航人用一声声“加油”、“平安”向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致敬、祝福。大年初一凌晨00:01,航班腾空而起,开启了东航执行医疗队包机的大幕。

此后,彭海彦过了工作以来最忙碌、最无暇在家陪伴亲人的一个春节,却在机坪上一次次遇到了家人。

彭海彦和坚守在战疫客舱的女儿彭云怡击肘互相鼓劲

1月28日傍晚,运输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MU800航班登机口,彭海彦在此挥别作为乘务组一员的女儿彭云怡。彭云怡是东航上海客舱部乘务二部的乘务员,也是入党积极分子,面对防疫包机任务,一直以爸爸为榜样的她毫不犹豫地请缨参加。这天,东航连续执行甘肃、青海、宁夏、上海四省市区的医疗队包机;其中,上海市第二批医疗队为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带了十多吨托运行李,超出了原定执飞A320机型的腹舱容量,东航为确保人、货一次运抵,特地重新换大用A330机型执飞,为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完成机型更换安排,彭海彦和同事们忙得脚不点地,终于办完相关事务,彭海彦赶到机坪再对航班作现场保障,才有机会和女儿告别。

同为空乘的女婿印家滕那时原本也要报名,但因为航休时间不足没能安排上。而三人并肩在同一片战疫现场,则是十多天后的2月9日。当天,中国民航开展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包机运输,东航则是那天承运任务最大的航司——短短一天之内,18架东航的医疗队包机从六处机场起飞,运输沪苏浙晋鲁五省市医疗队,共计2146名医护人员和近110吨医疗物资驰援武汉。彭海彦全力以赴协调落实,确保包机最高峰有条不紊,女儿女婿这对东航双飞夫妻也终于实现了心愿,都加入了“逆行”行列。

45分钟落实包机方案,被打断的采访见证战疫效率

记者第一次与彭海彦面对面是在今年2月13日的一次采访。采访开始没多久,中午11点,彭海彦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他脸色一凝;一旁的老同事、东航运控中心党委委员兼东航生产指挥中心总经理徐海明点点头:“准是民航局布置医疗队运输任务了”。

d7.jpg

彭海彦协助上海援鄂医护人员搬运行李(东航供图)

1分钟后,电话接完:安徽省要派出274人的医疗队,中午通知,下午就要出发。而在半个多月的历练中,彭海彦和团队同事已经成竹在胸,一边讨论方案,一边分头电话联系:“11点半连线,沟通这次的任务、还有这些天保障的经验”,这是在给东航安徽分公司做安排;“您好,我是东航,跟您确认咱们医院的运输”,当地卫健委的负责人也在第一时间接上了头……另一边,东航总部相关单位的开会通知同步发了出去,11点半视频会议室见。

等不及视频连线,彭海彦先把首当其冲的地面服务环节布置给了东航安徽分公司:在合肥机场开足值机柜台,并立即协调机场,商请为包机开辟专用货物安检通道,以确保数量必定可观的随机防疫物资高效完成安检托运。

11:10,地服任务确认了,彭海彦和同事又忙着航班运力落实:“从上海调1架A330宽体机,争取一次装完物资;再请安徽分公司备一架A320,备套组,以防万一”。

中午11:25,几乎无暇顾及记者的彭海彦和同事赶紧搭电梯下楼开连线视频会,也答应了记者跟着“听一听”的要求。

11:29,上海和安徽两头,摄像头前的团队成员准备好了,值机柜台、安检通道、飞机运力、机组调配……一环环扣上,也有许多问题在一两分钟里被提出、被解决--A330宽体机腹舱不要打板、用集装箱,这样装卸节约时间;医疗队配餐从上海调机时就配好,上海的航食部门配餐有经验了;合肥到武汉距离有限,油料载量必须精确计算,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着陆重量要把握好……

11:45,包机安排全部确定,不同部门的东航人立即散会,各自落实。此时,距离彭海彦的电话响起,才过去45分钟。

3月12日中午,浦东国际机场,记者第二次见到了彭海彦。当时,国内疫情正在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下被击退,一支支医疗队伍开始挥别湖北,而此次的老彭,仍然没有半点轻松。

“物资什么时候到齐,进上海了没有?”“我们在等候物资和专家组健康证明,请再次申请航班时刻”……老彭一边努力往嘴里塞着午饭,一边连着接打了十多个电话,几乎随时都在“一嘴二用”。他的新任务,是保障我国首班驰援海外抗疫的MU787“上海-罗马”医疗队包机。

d3.jpg

保障我国首班援外医疗包机时边吃午饭边打电话落实,也是彭海彦的战疫工作常态(钱擘/摄)

这架包机的专家从北京、上海、成都各地汇聚而来,物资更来自多个省市,由于疫情期间意大利方面的规定,专家组还得在国内医院完成检测、开具健康证明,环节千头万绪。东航原定为MU787申请的出港时刻为中午12:30,但因为物资运输时间变动,彭海彦协调团队同事,向管制部门一再申请变更,15:00、17:00……终于,赶上了第3个节点,3月12日17:30,包机起飞出征。两千岁丝绸之路,在东航人的努力下,开启了中外守望相助的战疫新篇。

此后,在全球战疫中,从意大利到老挝,彭海彦带着同事们一次次协调保障医疗队航班,从北美、欧洲到中东,这支团队又一次次执行接运海外中方人员包机,把留学生、华侨、中资企业驻外员工……接回祖国。

d9.jpg

由东航承运从上海启程前往罗马的我国首班援外抗疫医疗队包机(东航供图)

亲历东航运控事业沧桑剧变,见证民航责任担当

“他今年8月就要退休了,没想到最后接了个重活儿”,2月13日,记者第一次采访快结束时,同事们这样谈起老彭。彭海彦自己也说:“最后接了个最难的,比汶川地震、利比亚撤侨,都更不容易”,但他又感到欣慰:“幸亏咱们民航现在的技术先进多了,早些年那种工作模式,可没办法这么高效地保障包机。”

作为工作了42年的民航人,彭海彦见证了这个行业沧海桑田的变化,在他坚守最久的运控领域,更是如此。

d2.jpg

42年来,彭海彦获得了诸多荣誉

“当年在东航运控的第一个工作,是总调现场指挥员。那时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机坪上送资料、保障航班。”彭海彦对此记忆犹新。从2012年开始,东航运控与兄弟部门积极协同,在部分空客 A330 飞机首先实施为期6个月的电子飞行包(EFB)试运行;2016年8月,东航在亚洲首家实现全机队航行资料数字化、无纸化,曾经重达每架航班数十公斤的纸质航图,被安装在iPad的EFB软件全面取代。EFB不仅给航班减轻重量、进而降低油耗,更重要的是,电子文档的检索、推送、更新,无论是在日常航班运行中,还是在抗疫等特殊任务里,能都比纸质材料更加精准快捷。

运控环节被称为航空公司的中枢神经。不过,早年间彭海彦转到东航运控的总值班部门之初,一度面对的是纸质文件、电话、对讲机;随着东航的高质量发展,“中枢神经”开始了迭代提速。东航不仅仅迎来了机队、航线网络、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更秉持“信息化是航空公司的最高形态”、“航空公司也是互联网公司”的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上持续发力,在运控部门,完善的航班调配系统、强大的新运控大厅,让航班的组环、签派、放行、监控、应急处置更加高效精确。

d5.jpg

彭海彦(后排站立)在东航运控中心大厅参与保障任务(东航供图)

“有了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今年疫情期间的包机,我们才能高效地响应、落实任务,要是靠纸质表格和电话、对讲机,这一切根本做不到”,彭海彦告诉记者。

在运控的不同岗位多年,彭海彦也见证了中国民航、见证了东方航空,在国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重大灾害应急处置、在重要国际交流活动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角色——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东航承接了转运震区伤员到上海医院救治的任务,虹桥的保障现场,彭海彦调度守护着一架架伤员转运航班的起落安妥。在重要运输保障岗位上,从APEC上海峰会、上合组织峰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亚信上海峰会……彭海彦和东航重要运输保障团队的同事们为中国的主场外交在幕后添砖加瓦。而就在2020年,做好防疫运输的同时,新一批我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已经通过东航国动办的给力保障,搭乘包机顺利飞抵贝鲁特,开始履行职责……

e3.jpg

最后一天,彭海彦一边接收着同事们的祝福,一边站好最后一班岗(唐静/摄)

对彭海彦、对这个民航之家来说,因战疫而“出圈”,并非自己对2020曾经的期许,但42年时光荏苒,两代人薪火相传,航空报国的初心则始终未改。(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朱彦樾、唐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