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8日召开的首都机场集团2006年工作会上,集团总经理李培英提出2006年将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质量年”。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将2006年定位于“质量年”,其核心内容是实现集团“有质有量的发展”。发展有“质”,内容包括企业发展必须有效益,有潜力,产业结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趋于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有“量”,是指发展必须有规模、有速度、有市场占有率。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成立三年来,积极稳妥地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到2005年底,全资、控股、参股北京、天津、重庆、湖北、贵州、江西、吉林、辽宁等8省市机场,托管内蒙古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国内市场份额近30%。
200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实现收入111亿,同比增长43.7%;上缴利税16亿,同比增长45.1%;管理资产达1002亿。完成旅客吞吐量723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9万吨、飞机起降71.4万架次,同比增长15.1%、12.1%、12.6%,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
与此同时,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还实施了主辅业分离和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的分离,建立了机场相关产业的专业公司,集团开始由直接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集团完成了首都机场地面服务、航空配餐业务特许经营试点工作;实施整体营销,与国航、南航、海航等确立合作伙伴关系;基本完成了主要机场的安全、服务、效益评价;还初步建立了支线支援干线、干线支援枢纽的机场网络和不同层级的机场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