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祥: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

  一、现代民用航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用航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    工业化以前,人与货的位移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动力,人类扩展空间活动的范围十分有限。工业化发生后,科技进步导致新的运输方式相继诞生,1807年在美国出现轮船运输,1825年在英国出现铁路运输,1865年在美国出现管道运输,1887年在德国出现汽车运输,这大大拓展了人类水路和陆路交通运输能力。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成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1919年,法国与比利时之间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国际民航客运航线,标志着交通运输拥有了划时代的新方式、新体系。      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会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性经济竞争的新形势下,民用航空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货物运输方面,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其产品一般都具有体积小、附加值大、运输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航空运输 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传统制造业的高级化过程,也使得其产品对航空运输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航空货运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3.2%。在旅客运输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航空运输以其快速、便捷、舒适、安全、机动等特点,日益成为长距离客运最重要的方式。比如,美国航空客 运周转量在1957年就超过了铁路,2006年国内航空为铁路的105倍,美国的铁路主要承担国内货物运输,而飞机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客运功能。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民航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它运输方式。1978—2007年,从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看,铁路为6.7%,公路为11.2%,水运为-0.9%,而民航为17.2%;从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率看,铁路为5.3%,公路为13.7%,水运为10.1%,管道为5.1%,而民航为17.8%。目前,在国内中长距离旅客运输尤其是城际客运业务中,航空运输的作用大幅提升;在国际间尤其是洲际旅客运输中,航空运输完全占据主体地位;在国际国内高附加值、鲜活易腐货物运输以及快递业中,航空运输具有绝对优势。我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4.3倍,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多,而年人均乘机次数仅约为美国的1/17,年航空客、货周转量分别约为美国的1/5和1/4。这样的差距反过来说明,我国民用航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二)民用航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强劲动力    民用航空是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民用航空投入产出的比例为1∶8。2006年,全球民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世界GDP的8%。在一些航空发达国家,民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效益占本国GDP的比例还要高得多,如新加坡占到20%以上。民用航空促进经济繁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民用航空本身是一个链条庞大的产业。民用航空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涉及制造、维修、营销、服务等多种领域。在公共航空运输方面,目前全球大约有2000家航空公司,经营着23000架飞机;有几万个机场;有160多家空中交通管理服务提供者。在通用航空方面,全球有30多万架飞机提供专业性的工业航空、农业航空、应急救援、空中巡逻、空中游览、飞行培训和公务飞行等活动。2007年,民用航空对全球GDP的直接贡献,超过全球整个医药部门的产值。与此同时,民用航空为各国财政贡献了数额巨大的税款。    第二,民用航空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航空运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为其它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甚至能决定某些服务业的发展命运。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公务商务人员的旅行、公务商务文件的快递和科技含量高、体积小、价值大的产品运输,一般都依赖航空运输。据世界权威组织的一份调查,有52%的公司在欧洲选址时考虑国际航空运输链是否完备。航空运输对旅游 业的刺激更是显而易见。在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既为民航业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民航业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三,民用航空推动现代国际贸易。航空运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据统计,2006年全球国际贸易货物价值中的35%是通过航空运输方式实现的。1965年美国还只有7%的对外贸易货物价值通过航空运输实现,这一比例到2001年已经上升为40%。航空运输还支持了庞大的财务和商业服务贸易。随着全球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市场的增长,航空货运承担的国际贸易运输量按照价值计算,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航空运输越是发达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外向型越高的地区,发达的航空运输已成为各国迈向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第四,民用航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北卡罗莱娜大学教授卡萨达提出了“第五波理论”,认为航空运输是继海运、天然运河、铁路和公路运输之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最突出的表现是,与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大型机场,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颇具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临空经济区”,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比如,我国首都机场2005年临空经济区占北京市GDP总量的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以上。    在我国,发展民用航空对促进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意义更为重大。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首府中甸距昆明659公里,山高路深,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投资2.56亿元的香格里拉机场1999年建成通航后,举世瞩目的“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该州的国民生产总值“十五”期间(2001—2005)年均增长21.5%。投资修建机场的2.56亿元,只能修建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不解决什么大问题,而两三公里的跑道却可以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接在一起。    第五,民用航空催生科技创新。民用航空的强大有赖于航空工业的强大,反过来民用航空的需求拉动航空工业的创新发展。现代航空器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高度密集了大量先进技术。自动化、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在机载设备和空管设备中被大量采用,使控制、管理系统具有越来越高的自控性。轻质合金、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制造,使飞行动力越来越强大。航空工业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市场。    (三)民用航空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民用航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创造或促进的经济活动,还在于它对整个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第一,民用航空促进社会融合、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民用航空由于具有投资少、机动性强的特点,飞行不受高山、河流、沙漠的阻隔,成为连接偏远地区的最佳交通运输途径。许多偏远地区通过航空运输,使食品运送、医疗、教育和邮递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保障。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通过设立“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等措施以保证航空运输的普遍服务,改善偏远地区与外界联系条件,促进偏远地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边疆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黑龙江等地,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密切民族交往的桥梁,在发展地面交通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加快这些地区的民航建设,对于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各民族社会、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确保地区稳定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民用航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用航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 

  工业化以前,人与货的位移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动力,人类扩展空间活动的范围十分有限。工业化发生后,科技进步导致新的运输方式相继诞生,1807年在美国出现轮船运输,1825年在英国出现铁路运输,1865年在美国出现管道运输,1887年在德国出现汽车运输,这大大拓展了人类水路和陆路交通运输能力。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成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1919年,法国与比利时之间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国际民航客运航线,标志着交通运输拥有了划时代的新方式、新体系。   

  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会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性经济竞争的新形势下,民用航空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货物运输方面,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其产品一般都具有体积小、附加值大、运输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航空运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传统制造业的高级化过程,也使得其产品对航空运输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航空货运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3.2%。在旅客运输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航空运输以其快速、便捷、舒适、安全、机动等特点,日益成为长距离客运最重要的方式。比如,美国航空客运周转量在1957年就超过了铁路,2006年国内航空为铁路的105倍,美国的铁路主要承担国内货物运输,而飞机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客运功能。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民航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它运输方式。1978—2007年,从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看,铁路为6.7%,公路为11.2%,水运为-0.9%,而民航为17.2%;从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率看,铁路为5.3%,公路为13.7%,水运为10.1%,管道为5.1%,而民航为17.8%。目前,在国内中长距离旅客运输尤其是城际客运业务中,航空运输的作用大幅提升;在国际间尤其是洲际旅客运输中,航空运输完全占据主体地位;在国际国内高附加值、鲜活易腐货物运输以及快递业中,航空运输具有绝对优势。我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4.3倍,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多,而年人均乘机次数仅约为美国的1/17,年航空客、货周转量分别约为美国的1/5和1/4。这样的差距反过来说明,我国民用航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二)民用航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强劲动力 

  民用航空是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民用航空投入产出的比例为1∶8。2006年,全球民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世界GDP的8%。在一些航空发达国家,民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效益占本国GDP的比例还要高得多,如新加坡占到20%以上。民用航空促进经济繁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民用航空本身是一个链条庞大的产业。民用航空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涉及制造、维修、营销、服务等多种领域。在公共航空运输方面,目前全球大约有2000家航空公司,经营着23000架飞机;有几万个机场;有160多家空中交通管理服务提供者。在通用航空方面,全球有30多万架飞机提供专业性的工业航空、农业航空、应急救援、空中巡逻、空中游览、飞行培训和公务飞行等活动。2007年,民用航空对全球GDP的直接贡献,超过全球整个医药部门的产值。与此同时,民用航空为各国财政贡献了数额巨大的税款。 

  第二,民用航空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航空运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为其它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甚至能决定某些服务业的发展命运。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公务商务人员的旅行、公务商务文件的快递和科技含量高、体积小、价值大的产品运输,一般都依赖航空运输。据世界权威组织的一份调查,有52%的公司在欧洲选址时考虑国际航空运输链是否完备。航空运输对旅游业的刺激更是显而易见。在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既为民航业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民航业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三,民用航空推动现代国际贸易。航空运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据统计,2006年全球国际贸易货物价值中的35%是通过航空运输方式实现的。1965年美国还只有7%的对外贸易货物价值通过航空运输实现,这一比例到2001年已经上升为40%。航空运输还支持了庞大的财务和商业服务贸易。随着全球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市场的增长,航空货运承担的国际贸易运输量按照价值计算,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航空运输越是发达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外向型越高的地区,发达的航空运输已成为各国迈向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第四,民用航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北卡罗莱娜大学教授卡萨达提出了“第五波理论”,认为航空运输是继海运、天然运河、铁路和公路运输之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最突出的表现是,与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大型机场,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颇具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临空经济区”,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比如,我国首都机场2005年临空经济区占北京市GDP总量的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以上。 

  在我国,发展民用航空对促进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意义更为重大。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首府中甸距昆明659公里,山高路深,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投资2.56亿元的香格里拉机场1999年建成通航后,举世瞩目的“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该州的国民生产总值“十五”期间(2001—2005)年均增长21.5%。投资修建机场的2.56亿元,只能修建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不解决什么大问题,而两三公里的跑道却可以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接在一起。 

  第五,民用航空催生科技创新。民用航空的强大有赖于航空工业的强大,反过来民用航空的需求拉动航空工业的创新发展。现代航空器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高度密集了大量先进技术。自动化、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在机载设备和空管设备中被大量采用,使控制、管理系统具有越来越高的自控性。轻质合金、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制造,使飞行动力越来越强大。航空工业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市场。 

  (三)民用航空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民用航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创造或促进的经济活动,还在于它对整个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第一,民用航空促进社会融合、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民用航空由于具有投资少、机动性强的特点,飞行不受高山、河流、沙漠的阻隔,成为连接偏远地区的最佳交通运输途径。许多偏远地区通过航空运输,使食品运送、医疗、教育和邮递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保障。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通过设立“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等措施以保证航空运输的普遍服务,改善偏远地区与外界联系条件,促进偏远地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边疆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黑龙江等地,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密切民族交往的桥梁,在发展地面交通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加快这些地区的民航建设,对于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各民族社会、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确保地区稳定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民用航空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健全的、先进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国家,航空运输为邮政、医疗救护提供运输服务,通用航空广泛应用于治安监控、环境监测、边海防巡查、城市消防和通勤运输等社会管理和保障领域。在应急救援方面,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通过货物运送、难民转移,向面临自然灾害、饥饿和战争的人们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救援。在地面交通被阻塞的情况下,空中交通就显得异常重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汶川抗震救灾,民用航空发挥了重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是及时,二是有效,三是节省代价。地震后仅7个小时,成都双流机场就重新开放。在铁路和公路受阻的情况下,5月13日凌晨民航局接到中央领导火速运送解放军和消防人员的命令后,立即安排55架飞机,在8个小时内把8000多名消防特警从全国29个省会、首府运送至灾区。在地形特别复杂的灾区,直升机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唐家山堰塞湖的紧急排险中,直升机在运送大型装备等物资和人员行动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民航在2008年年初我国抗击冰雪灾害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雪灾突袭之后,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先恢复正常运转的是民航,因为清扫一条两三千米的跑道比开通一条高速公路来得容易和快捷得多。在恢复电力和通讯设施中,通用航空的优越性也凸现出来。 

  第三,民用航空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从飞机发明至今,一百年过去了。由于飞机变大变快,使地球越变越小,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正是因为航空运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概念,使得人们的视野拓宽了,工作的机会增加了,消费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航空运输还使得相距遥远的人群和不同的民族能够更容易地交流思想、文化、情感、艺术、宗教、风俗等等,加深彼此的了解与沟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