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正蓉)2007年,成都维修基地将引进3架空客飞机,机队增量5.77%,完成C检102架次,突破20万飞行小时,工作量较2006年将有比较大的增幅。但是,基地在人员素质、管理等方面与快速增长的工作量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此,基地领导提出了“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维修品质”的管理思路,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整个基地的维修品质,适应工作量快速增长的需要。
精细化管理,是以规范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专注到了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的竞争力。提升维修品质,即是提升基地的管理品质、人员品质、维修品质、安全品质、效率品质等。它必须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具体地讲就是全体员工要精于管理、严于控制,细于过程。
精细化管理,最首要的是完善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民航维修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需要以制度作支撑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必须通过制度设定的严密程序来指导各项工作,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2007年,各单位在完善ISO9001:2000质量体系和FAA项目扩充取证的同时,要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进一步细化工作手册和操作程序,为依法依制度操作奠定法制基础。
精细化管理,要进一步强化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关键就是严格执行各种制度规定的程序,严格按照制度设定的程序指挥和操作,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超越制度设定的程序,老老实实地“做制度的奴隶”,做完美的执行者,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所有员工必须按照工作单卡进行标准规范施工,并贯穿各类手册的要求,把严谨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任何擅自修改程序、不按章办事都将受到惩罚。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飞机维修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导致整个飞机维修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工作梯、离位件的规范放置、工具的“三清点”、安全带、口罩、手套的正确佩戴等等,无不反映出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维护作风。在安全服务中,千万要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精细化管理需要培育技术专精的员工队伍。“与其多挖井而不及泉,不如深挖一井”。这是由精细化管理的专业化特性决定的,也是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各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员工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和展示才能的平台,保证员工具备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把“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落到实处。
精细化管理需要系统思考和大局意识。在具体管理中,不能因为精细化而缠于事务中,要善于抽出时间、抽出精力,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一套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作保证、以文化为灵魂的组织系统。要关注安全生产中带倾向性、重复性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加强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教育,从制度上、系统上进行整改,加强过程的落实和检查工作,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在关注面上带普遍性问题的同时,管理者也要注重细节。细节作为反映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微小事物和情节,本身具有一种预测的功能,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和细节,可以反映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情况。细节决定成败。各级干部,不仅要从面上进行宏观控制,也要从细节上做到滴水不漏,特别是对影响生产主进度、安全和质量的细节进行重点监控。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提升维修品质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只有每一个人的维修品质提升了,基地的维修品质才能提升,安全质量才有保障,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