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区域的雷雨季,每一片积雨云都像一颗“空中地雷”——看似无形,却暗藏危机。航班如何在复杂天气中安全绕行?如何避免航路冲突、规避空域限制?这些难题的破解者,正是被称为天路“排雷手”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他们通过精准的指令,为航班规划安全路径,如同在雷暴密布的空域中开辟一条隐形的“排雷通道”。而这份能力的背后,离不开资深教员对绕飞规则的深度拆解与经验传承。
近日,在厦门空管站区域管制联合党支部党员帮学的理论培训课上,教员以手册为纲、案例为引,将绕飞雷雨的“排雷逻辑”层层拆解,为见习管制员揭开云端安全保障的第一课。培训详细解读了雷雨绕飞的操作手册,明确关键规则。针对见习管制员常见的指令模糊、沟通效率低等问题,教员总结“简洁明确”原则,例如回复机组绕飞申请时直接回答“同意”或“不同意”,每条指令的关键信息不超过三个,并应认真监听机组复述内容,避免因沟通误差引发风险。此外,培训还结合厦门周边空域特点,梳理不同区域的绕飞限制。
针对绕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培训重点讲解风险预判方法。例如,当多架飞机因天气偏离原定路线时,需提前预判飞行路径交叉风险,通过调整高度或协调相邻管制区化解冲突。教员还通过模拟对话场景,指导见习管制员进行高效沟通,例如在机组申请绕飞时主动提供天气趋势信息。这些方法不仅提高通话效率,还能增强管制员对飞行全局的掌控力,降低决策不确定性。
此次理论培训通过结构化知识梳理与规则强化,显著提升见习人员对雷雨绕飞风险链条的认知。未来,厦门区域管制联合党支部将持续推动党员帮学,不断提高见习管制队伍在复杂天气下的理论素养与处置能力同步进阶,为民航空管安全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厦门空管站 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