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低空领域的逐步开放和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岱岳区已成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泰山通用航空(山东)有限公司已落户岱岳经济开发区,项目一期已试运营。岱岳区紧紧抓住低空经济产业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已经探索起步。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二是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影响了低空经济业务拓展。三是产业协同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四是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谋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结合市级整体布局,科学合理编制区级层面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产业规划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二是完善布局网络。在全市加快推进泰安仪阳通用机场建设进程中,根据低空经济发展需求,适时在岱岳区规划建设若干个直升机起降点,形成布局合理的低空飞行起降网络。三是建设配套设施。在起降点周边规划建设低空飞行服务站、航空维修中心、航空油料供应站、飞行培训学校等一站式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集群。
二、引培并举,夯实人才支撑。一是抓好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规模和培养方向。加强与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输送人才。二是抓好人才引进。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落实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待遇。积极引进低空飞行器研发设计专家、资深飞行教员、航空管制高级工程师等急需人才。三是抓好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定期举办低空经济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
三、立足实际,推进融合发展。一是培育相关产业。以市级通用机场为核心,在岱岳区范围内重点培育和发展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旅游、低空物流、航空维修、飞行培训等产业,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低空经济企业,鼓励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是做好产业创新升级。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重点在低空飞行器智能化、新能源应用、航空材料轻量化等领域取得突破。三是推动产业协同融合。推动低空经济与旅游、农业、物流、应急救援等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在旅游产业方面,开发泰山文化低空观光游、岱岳乡村低空休闲游等多样化低空旅游产品;在农业领域,开展低空农业植保作业、农产品物流配送等业务;在应急救援方面,建立低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四、加强扶持,完善相关政策。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出台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扶持政策,对企业购置设备、仪器等,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适当比例贴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创新研发、项目孵化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二是争取空域资源。加强与空域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低空空域资源。积极推动低空航线的规划审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低空经济空域管理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空域协调合作,实现空域资源融通共享和优化配置。三是推动集群发展。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引导低空经济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支持低空经济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对低空飞行活动、航空器制造、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安全有序发展。